第167章(第1/3 頁)
朱老太太提及先讓朱律給族中長輩請安的事,朱大舅爺不愧是混了一輩子朝廷的,笑道,“剛回來時,兒子這身子骨兒有些吃不消。律哥兒倒是私下同我提了,想著先去給族中長輩請安,我說他一個小孩子家,自己去倒似怠慢了族中長輩似的。這兩日兒子也歇好了,明兒我帶著他去幾個叔伯兄弟家串個門子,教他認個臉熟,以後也好多親近。”一句話便把先前朱律未曾去給族中長輩請安的事圓了過去。朱律一個晚輩上門,自然不比朱大舅爺這致仕的三侍郎帶著去認親更顯親近。
朱老太太微笑頜首,“這也好。”
接著母子兩個又商量了不少事,及至朱大舅爺用過飯回自己院裡,已是入夜時分了。
朱大太太見丈夫回來,忙問,“可用過飯了?”朱老太太排場並不大,用飯時並不需兒媳婦在一畔服侍,都是各用各的。
“在母親那裡用過了。”朱大舅爺道,“著人去律哥兒院裡說一聲,明天我帶著他去族裡走動走動。”
朱大太太服侍著丈夫坐下,丫環捧來茶水,朱大太太親自取了遞予丈夫,笑道,“不是說過兩天家中一道擺酒麼?怎麼明兒還要出去?”丈夫是正三品退下來的,在族中一等一的高官,朱大太太鮮回老家,心中卻頗是傲氣。
朱大舅爺抿口茶水,“家裡擺酒是家裡擺酒,咱們久不回來,族人都遠了,理當多去走動一二。”
見丈夫這樣說,朱大太太便不再說什麼,吩咐丫環去朱律院裡傳了話。朱大舅爺喝了兩口茶便換了家常寬鬆袍子,朱大太太欲言又止,朱大舅爺問,“怎麼了,可是有事?”
朱大太太打發丫環們下去,嘆道,“聽到了一件事,不大好,又不能不跟你商量。”接著朱大太太就如實說了,“我聽說,先前莊哥兒同長卿議過親……”觀量著丈夫的臉色,朱大太太繼續道,“這事還好,親事多是天意,興許是兩個孩子緣分不到。還有就是,不是說長卿在外頭開了藥鋪子坐診麼。這行醫救人也是善行,只是我聽說,好似長卿還常去花樓給些姑娘們看病……”
“好了。”朱大舅爺打斷老妻的話,道,“律哥兒的親事再說,以後再說,又不是隻是趙家一戶人家。他老子娘都在帝都,在帝都尋親是一樣的。”
此話一出,朱大太太眼中閃過一抹驚喜,又問,“老爺不是說老太太很相中長卿麼,我看太爺也格外喜歡她。”這就是朱大太太百思不得其解的事了。趙長卿說出挑也的確出挑,言語舉止都不不差,但觀其行,哪怕邊城民風開放,也鮮少有閨中女孩兒做到趙長卿這個地步。趙長卿這樣直接在外拋頭露面的經營鋪面,大戶人家總要猶豫一二的,何況她還去花樓給些妓\\女看病,稍微迂腐講究的人家都不會娶這個的媳婦進門。倒不知老太太、老太爺為何對她這般另眼相待?難道是因為先前趙長卿與楚家的親事,但,楚家畢竟已經沒了。說起來,趙長卿運道也不大好,想來命中福氣有限。朱大太太暗想。
朱大舅爺敷衍了老妻幾句,朱大太太只要確定他的寶貝孫子不用娶一個六品百戶家的女孩兒就心滿意足了。老兩口說了會兒話,夜深安歇不提。
趙長卿同朱太爺玩兒到八月十三,就要告辭了。
朱太爺頗是捨不得,趙長卿笑,“我來的時候匆忙,眼瞅著中秋,鋪子裡夥計們跟著忙這大半年,別的不發,月餅總要買幾包的。這些事,向來是我來辦的。待有空,我去別院找太爺玩兒。”
朱太爺笑,“是不是覺著朱家可無趣了?”
“我可沒這樣說,都是太爺說的。”趙長卿笑。
朱太爺伸個懶腰,“有事你就去忙吧,過了中秋,我也回別院。你有空去我別院,我別院裡有溫泉,到時教你知道什麼才是享用人生。”
趙長卿笑,“一定去的。”她兩輩子頭一遭見識到朱太爺這般灑脫的人,真的是灑脫。朱太爺的名言是,犯一輩子蠢都無所謂,關鍵時候一輩子做對一兩件事便足可逍遙自在了。至於兒孫孝不孝順之類,朱太爺的看法是,老子非但有錢,更加有用,小兔崽子們離了老子過不好日子,誰會不孝順?老頭兒也只管到兒子這裡罷了,孫子輩他根本看都不看一眼,更不必提重孫輩了。趙長卿思量著,興許是兒子輩調理出來已經夠使,孫子輩如何,老頭兒也享不到孫子輩的福,故此就不大關心。當然,也有老頭兒沒遇到投緣的晚輩的緣故。趙長卿心裡不禁幾分臭美,老頭兒就格外喜歡她,她能感覺的出來。照理說,她跟老頭兒十幾年前見過一面,到前天才見了第二回,不知為何,竟有幾分忘年交的感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