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3/4 頁)
急於去改變自己,而是相反,要接受自己,接受這種真實的自己。這樣才能在這個基點上去改變自己,不至於把自己改變得面目全非。
其次就是要激勵自己去尋找更完美的自己。
這裡我們應該明白,完美並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把自己身上的缺點儘可能地剔除,然後再引入別人身上的優點,整合出一個全新的自我。比如說一個情緒暴躁的人就要從別人身上學會怎樣才能避免情緒化,怎樣才能讓自己的心靈放輕鬆。
最後就是要了解自己和對方的情緒。
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要想控制自己的情緒,就必須得明白自己和對方的情緒是什麼樣的,比如說對方的情緒是很穩定的,而自己的情緒卻是暴躁的,這就說明自己性子過急。如果這個時候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也就很有可能傷害到對方。
總之,要想很好地左右自己的心情是一條比較漫長的道路,但是隻要我們有心,鐵杵也能磨成針。
心情的兩面性——
心情的好壞是一體的兩面
“一念之差”——同一件事情有人看了會覺得心情舒暢
而有的人看了卻是火冒三丈
因為有人相信“苦盡甘來”
有人卻相信“我是無辜受害者”
txt小說上傳分享
處理事情要先適應心情(1)
心情是一把雙刃劍,起伏波動的情緒能使我們的生活絢麗多彩。但在很多時候,也可以成為幸福的殺手。因此情緒最終還是需要保持平衡,把它當成一種生活的調味劑。
有的人性情比較暴躁,膽子也特別大,只要情緒一來,就什麼都敢說,什麼都敢做,最終因為這些不計後果的行為,釀出很多是非。
而有的人性情溫和,在別人面前表現得很有修養素質。該說什麼,不該說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自己心裡都一清二楚,絕對不會有失禮之處,即便是自己當時心情欠佳,也能很好地忍住。因為他們深知“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高”的道理。俗話說“沉默是金”,很多時候,往往因為能忍一時之氣而改變了人生整個的命運。
因此很多社會學家就提倡處理事情就得先適應自己的心情。
適應自己的心情並不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首先得明白自己的心情是什麼樣的,然後再去適應這個心情。可是很多人並不能正確地判斷自己的心情到底是什麼樣的,並且不知道人在情緒化的時候,會有什麼樣的特徵,這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因為只有真正明白了這些,才能在做事情前很好地適應自己的心情。
人類情緒化時的特徵具體是這樣的。
首先是行為的無理智性。
人類區別於動物的一個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因為人在很多時候是有理智性,因為人的行為基本上都是有目的、有計劃、有意識的,也就是說我們自己要幹什麼,要怎麼做,在很多時候都是很清楚的。因此我們在做事情的時候一般都會按照自己原先的計劃進行,有意識,有目的地向目標前進。
如果你是一個很情緒化的人,你很可能在很短的時間裡失去理智。不計後果地做自己想做的事,說自己想說的話,就像一個醉鬼一樣,在短時間裡不受到任何東西的約束,甚至把原先的計劃,目的都忘地一乾二淨。然而等到你控制好了情緒的時候,你會發現很多東西已經在你鬧情緒的時候就失去了,無論怎樣都找不回來了。比如說別人的尊嚴和你自己在別人心目中的形象。
這種情況下,我們就會發現處在情緒化下的人的行為是無理智可言的。要想適應自己的心情,就必須要克服這種缺點。
其次是行為的衝動性。
一個人的行為假如是在理智或者是意志的控制下,應該是循規蹈矩的,就如同一隻老虎在籠子的約束下,乖乖地呆在那裡,可是如果人一旦有了情緒,比如說遇到什麼不順意或者是不稱心的事,就會變成被激怒的老虎,衝破牢籠到處肆虐。
這種行為,不僅反映了意志力的薄弱,還反映的是這類人容易衝動。他們帶有情緒化行為的衝動,看起來力量很強,卻終因各種關係,不能長久。只要這種情緒一結束,這種衝動的行為也就會跟著結束。不過在這個時候,無論你怎樣後悔,你都已經給別人帶來了破壞性後果,而且極有可能是無法彌補的。
從前,有一頭個子小,力氣也小的驢子。經常為了讓別人覺得自己力氣很大,而經常和別人賭氣,做出一些衝動的事情。因為它的這種好勝心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