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3/4 頁)
的職業經驗和輕敵的態度,一定會輸得很難看,而自己等到鄧勉之力竭的時候出手,那個時候對方不可能一直穩定在那樣的高度,自己也不可能變得更壞。正如他已經爬到山頂上,盛極而衰,就一定會走下坡路,而自己在最低谷,也必定會觸底反彈,如此,自己倒是穩贏了。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鄧勉之笑著說,“你躲起來,我就會對這個市場進行絕對的屠殺,摧枯拉朽風捲殘雲,給總公司一個絕對滿意的答卷。而此後你的那套被打回來的方案也會再次出現在你們老闆的桌子上,他們在丟失市場以後,一定會認識到你是對的,然後會委你以重任,你那再時順勢施為,一定會出成績的。這樣,我們二人各取所需,何樂而不為呢。至於下次你真的要出手了,當你有絕對把握幹掉我的時候,要記得我今日的出謀之情,也點撥一下我,讓我也提前準備,好安全著陸。”
胡六一笑,知道鄧勉之說的不過是一句場面話,說:“那是一定的!”
此刻,若是其他幾個報社的同仁們知道這兩個兇禽就這樣把他們的職場命運給蓋棺定論了,而且連下一階段讓他們如何死掉,在心裡都各自有了小九九,不知該作何想?
職場兇險,謀定而後動者方為精英。
鄧勉之和胡六這次英雄會無疑是成功的,一個成功地勸退了自己的最大障礙,會輕鬆地贏得當下;另外一個謀定而後動,預謀笑到最後。
這就是職場江湖,同一個戰壕裡的戰友會因為利益而撕破臉,而仇敵在利益相同的時候也會握手前行。
3。以退為進
《海城一週》總編助理齊高的辦公室。
兩個人說了幾句閒話以後,胡六開始切入正題:“我這幾天認真地分析了下我們報紙為什麼發行越做越差的原因,發現根本的問題不在產品上面。”
這個話齊高愛聽,作為甲方,在銷售量一路下滑的過程中,他聽夠了乙方也就是發行公司的理由,那就是產品質量下滑導致了市場份額的流失。他聽到胡六這番話,心裡一下子就激動起來,問:“胡總的意思是?”
“人為的因素。”胡六在心底措辭。
“哪方面的,我們還是發行公司?”
“都有!”胡六說,“首先我們先說報社這邊的問題,那就是所謂的重視是停留在口頭上的,具體到行動就開始斤斤計較了。”
“你說得對,這個觀念不改變,發行還會越來越差!”齊高確實同意胡六的這個觀點,但他並不知道胡六這樣說的目的是為了為自己的下一步爭取更大的操作許可權和支援。
“大家一致說發行是報紙的立足之本,但真正的重視卻沒有,比如發行全部委託給發行公司,而這份報紙對於發行公司而言不是重點。擺在第一位的毫無疑問是都市報的發行,剩餘的我們還代理了幾十種外報外刊,每一家都要求重視,那結果就是哪一家都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
“胡總說得很對,我也一直是這樣認為的。”胡六的話讓齊高產生了共鳴。
胡六接著說:“在報社這邊,發行是由齊總你分管的,但發行卻不是你唯一的工作,相反不是你最主要的工作,你又能有多少精力去跟蹤處理?”
“那是、那是!”
“問題到這兒就很明顯了,甲方沒有足夠的精力去監控和指導乙方,而乙方根本沒有理由重點操作,那銷量下滑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胡總分析得太正確了,我們當下必須馬上要改正過來,不然《海城一週》就真的完了!”齊高又說,“這一點其實我們朱總已經意識到了,所以在制定明年工作目標的時候,首先提出了明年的工作重心是發行,還把明年確定為《海城一週》的發行年!”
“光提口號不改變操作模式還是解決不了問題的!”胡六微微一笑。
“胡總是這方面的專家,你看怎樣解決?”齊高知道胡六一定有一套很成熟的觀點了,所以適時地請教。
“既然大家都認識到解決發行問題是當前《海城一週》最大的問題,就應該成立專門的部門,設定相應的崗位,有人跟蹤、有人協調、有人承擔相應的職責,這樣才能解決根本問題,你說是嗎?”胡六漸漸地露出了自己的底牌。
“自己發行?”齊高還沒有領悟到胡六的意思。
“以委託給發行公司為主,但新的部門要制定相應的銷售規劃,對相應的人員、部門制定與落實獎勵和處罰機制,當然,站在你們的角度上,獎勵是可行的,但處罰很艱難,我的意思是這樣。”胡六頓了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