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1/4 頁)
書名:現代戰爭方程式:科技進步與百年戰爭演變
作者:李莉
出版:人民出版社
內容簡介:
一戰爆發以來的100年,在人類歷史長河中也許只是滄海一粟,但對於現代高技術戰爭的產生、發展與演變的作用卻舉足輕重。本書以百年跨度的歷史縱深與廣闊視角,深入分析了現代戰爭在一戰、二戰、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之後得以艱難孕育,並在越戰以後的沉澱與反思中艱難前行,經過20世紀80年代以後幾場典型作戰的實踐與探索,最終在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走向成熟的全過程。這期間,先進的軍事技術作為傳統戰爭形態的否定性力量,一次又一次強制性地推動作戰方式的變革,引起了戰爭形態的歷史性變化。人類百年戰爭史一次次證明:誰敢於不斷否定、勇於自主創新,誰就能在未來的戰爭中奪取優勢並贏得勝利,而沿襲陳舊過時的觀點,抱著過去的老經驗不放,註定只能是失敗的命運。今天,我們正處在一個軍事大變革的時代。高技術戰爭的花樣在不斷翻新,而我軍尚未有過相關領域的實踐。處在這樣一個歷史的交匯點,如果我們的觀念依然陳舊、軍事理論創新不力,只有坐以待斃。看到這一點,需要的是我們整個民族強烈的憂患意識、創新精神和高度自覺。正如義大利軍事理論家杜黑所說:“戰爭——這是未來的可能性,因此,我們不能用過去的眼光來迎接它。”
作者簡介:
李莉,軍事學博士,國防大學教授,中央電視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特約軍事評論員,主要研究方向是均是該科技與資訊化武器裝備,先後出版了《決戰第六維空間——資訊戰裝備》、《伊拉克戰爭後前保障研究》、《大國意志——開啟核黑箱》等專著和學科教材。
第2頁 :
精彩書摘:
第七章現代戰爭進行時
戰爭及其手段以漸進的方式向前發展。在這個趨勢中,武器威力的進化和提高是鐘擺式的,它與其他領域的發展同步前進、或快或慢,從青睞進攻擺向青睞防禦,再從青睞防禦擺回青睞進攻。在問世之初,每一種手段都會享受一段時間的成功,也必然會引發對抗手段,從而恢復平衡。
1991年海灣戰爭以來的近幾場高技術區域性戰爭,無疑對現代戰爭理論、樣式、手段有著深刻的影響。而實際上,如果我們認真回顧一下一戰、二戰以來科學技術和武器裝備的發展歷史便不難看出,當今世界各國軍隊正在使用的最先進的武器裝備,從主戰坦克到航空母艦,從轟炸機、戰鬥機到航天裝備和各種導彈等等,如果與一戰、二戰時期的武器裝備相比,並沒有什麼類似於蒸汽機,或核能、電能之類原理性、本質性的飛躍。但是,為什麼今天戰爭形態會發生如此大的變化並最終引發新軍事革命,其奧妙就在於現代資訊科技的綜合整合。根據麥特卡夫準則,“網路的能力與網路的節點數的平方成正比”,這意味著一旦軍隊、戰場、作戰行動普遍實施網路化後,將能加速各類資訊的流動,使系統整體作戰能力呈指數上升。因此,現代軍事體系更加強調以網路為中心的整合,注重將偵察遙感系統、通訊傳輸系統、資訊處理系統、部隊行動和武器系統、後勤保障系統等綜合整合,使各級指揮員能夠快速全面地共享戰場資訊。與之相適應,作戰原則也被賦予新的內涵。」‘米」‘花」‘書」‘庫」‘ ;http://。7mihua。
第一節戰爭哲學由“大吃小”變為“快吃慢”
戰略是運用時間和空間的藝術。相比較而言,我對時間更為謹慎。空間可以恢復,時間絕不可能,我可以失去一場戰鬥,卻決不能延誤一分鐘。戰爭的全部藝術就是有效結合快速大膽的進攻和謹慎嚴密的防禦。——拿破崙
現代高技術戰爭中,作戰行動已近於實時發現、實時指揮、實時機動、實時打擊、實時評估和實時保障。戰爭程序和節奏明顯加快,持續時間大大壓縮。
武器裝備高效化,使得作戰程序容易達成快速反應和速戰速決,“快速主導”從軍隊的主觀能動性上升到客觀必然性。爭取“快速主導”,控制作戰程序和結局,不僅是作戰雙方的主觀願望,而且變成了不以雙方意志為轉移的必然程序。不論進攻還是防禦,不論戰役還是戰鬥,快者勝,慢者敗。
軍事變革使各種武器的火力反應速度以秒計;各種彈藥的精度,包括巡航導彈、洲際彈道導彈的精度以米計;彈藥威力使常規與核的界限趨向模糊;偵察裝備的效能達到全方位、全天候、全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