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3/4 頁)
他們之中有一半人是不正常的。我們舊奧地利的學生受到要尊敬老人婦女的教育。但是對於我們的教師,我們毫不客氣;他們是我們天生的敵人。他們大多數人都有點神經錯亂,不少人後來真的發了瘋!我同教師的關係特別不好。我對外文一點也沒有天賦——也許可能有,要不是那個教員是個天生白痴的話。我一看見他就感到憎惡。——1942年8 月29日。
我們的教師都是專制魔王。他們一點也不同情年輕人;他們的唯一目的是要填塞我們的腦袋,把我們變成像他們那樣的博學人猿,如果有學生顯出一絲一毫獨創性,他們就要無情地折磨他,我所認識的一些模範學生後來在社會上都失敗了。——1942年9 月7 日。
很明顯,希特勒直到臨死的時候還不能原諒也不能忘掉他的教師給了他壞分數。但是他卻能夠把實際情況歪曲到可笑程度。
他的教員在他成了世界名人以後回憶起當時對他的印象,也有簡短的記載。希特勒似乎還喜歡的少數教員中,有一個是教過他科學的西奧多·吉辛格老師。吉辛格後來回憶說:“就我來說,希特勒在林嗣中學既沒有留下好印象也沒有留下壞印象。他在班裡肯定不是出類拔萃的,他身材細長挺直,面孔蒼白瘦削,幾乎像是一個生肺病的人,他的眼睛常常睜得大大的,閃閃發光。”
愛德華·休麥老師,顯然是希特勒上面提到的“天生白痴”,因為他教的是法文。他在1923年到慕尼黑去,為他以前的學生作證,當時希特勒正因為啤酒館政變而以叛國罪受審。他雖然讚揚希特勒的志願,說從心底裡祝願他完成他的理想,但是他對當時那個年輕的中學生作了如下的簡短描繪:希特勒肯定是有天資的,雖然只是在某些學科方面,但是他缺乏自制力,說得客氣一些,他好強辯,剛愎自用,自以為是,脾氣暴躁,不能遵守學校紀律。
他也不用功,否則有他這樣的天賦,他就會有好得多的成績。
林嗣中學有一個教員對年輕時代的阿道夫·希特勒起了一種強有力的、後來證明是有決定性的影響。他是歷史教員利奧波德·波伊契博士。他的家鄉在南部同南斯拉夫人地區接壤的德語邊疆地區,他在那裡遇到的種族糾紛的經歷使他成了一個狂熱的日耳曼民族主義者。他在來林嗣之前,曾在馬爾堡教過書。馬爾堡後來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劃歸南斯拉夫時改名為馬裡波爾。
雖然波伊契博士給他的這個學生的歷史分數只是“中”,他卻是在《我的奮鬥》中受到熱烈讚揚的唯一教員。希特勒非常願意承認受到這個人的教益。
我有幸得到了一位懂得很少人懂得的??去蕪存精的原則的歷史教員,這對我後來的生涯也許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在林嗣中學我的教師利奧波德·波伊契博士的身上,這個條件得到了真正理想的滿足。他是個溫和但是嚴格的長者,不僅能夠以其滔滔不絕的口才吸引我們的注意,而且也能夠使我們聽得出神。即使到今天,我還懷著真正的感情懷念這位頭髮斑白的人,他的激烈言詞有時能使我們忘記現在,好像變魔術一般把我們帶到了過去的時代,穿過重重的時間之霧,使枯燥的歷史事實變成生動的現實生活。我們坐在那裡,心裡常常燃燒著熱情,有時甚至感動得落淚??他利用我們萌芽狀態的民族熱情作為教育我們的手段,常常喚醒我們的民族榮譽感。
這位教員使歷史成了我最喜愛的課目。
事實的確是這樣,雖然他並無此意,我卻正是在這個時候變成了一個年輕的革命者。
大約35年以後,即1938年,希特勒總理在強迫奧地利併入第三帝國後到奧地利各地進行勝利的巡視,他特地在克拉根福停下來探視當時已經退休的老教師。他很高興地發現,這位老先生是在奧地利獨立時期被取締的地下納粹黨衝鋒隊的隊員。他同這位老先生單獨談了1 小時的話,後來告訴黨內同志說,“你們想象不出我得益於這位老人有多麼大”。
阿洛伊斯·希特勒於1903年1 月3 日因肺出血逝世,享年65歲。他的病是在早晨散步時發作的,幾分鐘以後就在附近一家酒店裡死在一個鄰居的懷裡。當他的13歲兒子看到他父親的屍體時,不禁痛哭失聲。
他的母親當時42歲,搬到林嗣郊外烏爾法爾一所簡陋的公寓去住,靠不多的積蓄和養老金撫養兩個遺孤阿道夫和保拉。正如希特勒在他的《我的奮鬥》中所說,她覺得有義務按照丈夫的願望繼續讓他兒子上學——“換句話說,(用希特勒的話)要我學習做公務員的行業”。不過,雖然年輕的寡婦很溺愛她的兒子,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