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部分(第2/4 頁)
希特勒認為,到7 月中旬,踢門的機會已經到來了。當時在德國最高統帥部中,發生了頭一場戰略上的大爭論。結果是,元首不顧大多數高階將領的反對,作出了哈爾德認為已證明是“東線戰役中最大戰略上的錯誤”的決定。問題說來也簡單,但是卻極關重要。這就是,包克所率領的實力最強、也是迄今為止德國三路大軍中成就最大的中央集團軍,要不要從7 月16日已經到達的斯摩稜斯克向前推進200 英里,拿下莫斯科?還是仍然堅持按照希特勒在12月18日指令中規定的計劃行事,以北路和南路兩翼為主攻?換句話說,是以莫斯科還是以列寧格勒和烏克蘭作為最後目標?
以勃勞希契和哈爾德為首的陸軍總司令部,堅決主張全力進攻蘇聯首都。支援這個意見的有包克,他所統率的中央集團軍,正沿著公路向莫斯科進軍;還有古德里安,他的裝甲部隊正在前邊打頭陣。他們在辯論當中,除了強調攻佔敵人首都的心理上的價值之外,還申述了更多的理由。他們向希特勒指出,莫斯科是軍火生產的重要來源,而且更重要的,它是俄國交通運輸的樞紐。拿下莫斯科,蘇聯不僅要失去一個主要的軍火來源,而且後方的兵員、供應也不能運往遙遠的各個前線,各個前線就要因此而削弱和崩潰。
此外,將領們還向這位現在已成為他們最高統帥的前下士提出一個最後的、無可置辯的論點。他們說,種種情報表明,俄國的主力現在正集中在莫斯科前沿,以圖全力保衛首都。在斯摩稜斯克正東,50萬蘇軍突破了包克的雙重包圍,正在挖壕據守,以阻擋德軍進一步向首都推進。
' 哈爾德在戰爭結束後不久給盟軍寫的一份報告中說道' 這樣一來,俄國兵力的重心就擺在中央集團軍的面前??
參謀總部提出了這樣一種看法:我軍必須以擊敗敵人的軍事力量為作戰目標,因此,下一個最迫切的任務是,集中中央集團軍的全部力量,擊潰提莫申科的部隊,進軍莫斯科,拿下敵人的這個抗戰神經中樞,並擊潰敵人的新的部隊。由於季節變換在即,準備這次進攻的部隊的集結工作必須儘快完成。與此同時,北方集團軍須執行既定任務,爭取與芬蘭人取得聯絡。南方集團軍將繼續向東推進,儘可能牽制敵人的力量。??參謀總部與最高統帥部經過多次討論,沒有取得任何結果,後來,陸'857' 軍總司令' 勃勞希契' 把參謀總部的一份備忘錄交給了希特勒。
我們從哈爾德的日記中瞭解到,提交這份備忘錄的日期是8 月18日。哈爾德寫道:“這事引起了爆炸性的後果。”希特勒對烏克蘭的盛產糧食地區和工業地區以及高加索的俄國油田垂涎已久。而且,他認為他現在找到了一個誘殲仍在堅守中的基輔東面第聶伯河東岸的布瓊尼部隊的大好機會。另一方面,他也希望打下列寧格勒,與芬蘭軍隊在北面會師。為了達到這兩個目的,必須從中央集團軍分出好幾個步兵師和裝甲師,調到北路去,尤其是南路去。莫斯科可以等一等再說。
8 月21日,希特勒向與他意見不合的參謀總部下達一項新的指令。哈爾德在第二天的日記中逐字逐句地把指令內容抄錄下來。
陸軍方面提出的關於東線作戰如何繼續的建議,不符我的意圖。
在冬天到來以前要達到的最重要目標,不在於佔領莫斯科,而是拿下克里米亞,拿下頓尼茨盆地的工業和煤礦區,並切斷俄國的高加索石油供應線。北路的任務在於圍困列寧格勒和同芬蘭軍隊會師。
希特勒在指令中規定,必須徹底摧毀南路的第聶伯河一帶的蘇聯第五軍團。這一支部隊的頑強抵抗,使希特勒傷了好幾天的腦筋。他還要求佔領烏克蘭和克里米亞,包圍列寧格勒,與芬蘭軍隊會師。他最後說:“只有這樣,才能創造進攻提莫申科部隊、順利地打敗它的條件。”
' 哈爾德悻悻地說' 這樣一來,原定要在莫斯科大門前給俄國軍隊以決定性打擊的這一目標,就只得從屬於想奪取一個有價值的工業區和向俄國油區方面進軍的慾望了??希特勒現在已給同時攻佔列寧格勒和斯大林格勒的主意迷住了,因為他自信這兩個“共產主義聖地”一旦陷落,俄國就要土崩瓦解了。
希特勒為了對那些不能讚賞他的戰略天才的陸軍元帥和將軍進行侮辱,發出了一個哈爾德稱之為“反備忘錄”(針對陸軍18日的備忘錄)的檔案。
參謀總長說這個“反備忘錄”“通篇是罵人的話”,例如其中說到,陸軍司令部中全是一批“腦袋已被過時理論弄得陳腐不堪”的人。
哈爾德在第二天日記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