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3/4 頁)
已全部混亂,有的部曲竟然只有幹部,沒有戰士,而有的營卻是有兵無官,長官已陣亡,還沒來得及任命新的。
曹操就不同了,五千鐵騎,未損一人一馬,實在是從未有過的罕見戰例,要說他們根本就沒參戰吧,入長社城時每騎掛的都是葡萄串似的人腦袋,兩萬多人頭列成大片,也是蔚為壯觀的。
曹操初涉軍旅,沒管官場上虛三假四的那一套謙讓,見長官問計於己,便毫不客氣地侃侃而談:
“現在的軍事態勢還容不得我們擺慶功宴,賊首波才漏網,必投其老巢潁川,潁川尚有他的近十萬賊眾,其同夥彭脫也帶十萬餘人於西華(今河南西華南)出動,向潁川靠攏,據探馬報,汝南陳國黃巾軍已經全軍出動,增援波才,現已達陽翟(今河南禹縣),一旦賊眾合流,其勢必難擋也!”
皇甫嵩、朱雋對曹操不由肅然起敬:這小子不是個凡夫俗子,據著旅長的位子,想著兵團司令的活路,日後不可限量。同時點頭認可,示意他繼續分析。
“此役賴天子洪福,將軍雄才,賊波才慘遭重創,但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我軍決不能靜待他恢復元氣,現在饑民遍地,敵軍之兵員補充非我軍能所及,如不立即進剿,患莫大焉!”
皇甫嵩、朱雋內心不由一陣苦酸:“是啊,我們如隨便招兵,餉從何出?朝廷有定製,誰敢多編一兵一卒?一旦自己擁有了與黃巾軍若等的軍力,也就是自己被滅九族之時,在這一點上,朝廷會比對付黃巾軍還要果斷。”
“眼下漏網賊眾不下萬餘,皆奔向潁川,實是在幫我軍大忙,他們帶給潁川賊眾的必是驚恐無疑,我軍不趁此時進軍,更待何時?”
響鼓不用重槌,皇甫嵩略一沉思,當機立斷:
“孟德高見,言之有理,就煩孟德率本部羽林軍為前部先鋒,立即進軍潁川;朱將軍領本部建制尚齊之五千鐵騎為接應,嵩驅我軍剩餘全部主力為後援,連夜起兵,我等建功立業當在今日!”
“遵將令!”
曹操、朱雋領命而去,皇甫嵩心中暗歎前太尉橋玄大才:“早聞橋太尉斷言,安天下者必此人也,今信之哉!”
升官定律:文官是撒著金子銀子開道,踩著同僚的肩膀攀登;武將則趟著敵人鮮血前進,提著自己的腦袋飛昇。
曹操最高明,文武之道各用一半,既仗著老爸替自己撒銀子開道;又用敵人的鮮血給自己洗塵,裡面攙點部屬的血那也是免不了的,自己的腦袋是提不得的,提別人的腦袋曹某向來樂意。升官只是時間問題。
波才也算是提著自己的腦袋逃回了潁川。他既恨敵人狡詐,又怨老天不公,唯獨沒責備自己大意,記點潁川部眾,尚有十萬出頭,狂妄之心又起,復仇!勝敗乃兵家常事,血債要用血來償!
於是婦孺老弱暫留潁川,盡起全部精壯,漫山遍野,殺奔長社而去。
曹操率五千羽林軍連夜襲向潁川,行至四更,斥候騎飛馬來報:前方不足十里,望不到邊的火炬,數不清的人馬,遮天蓋地迎面而來。
曹操頓時明白了怎麼回事,一面命斥候騎飛馬通知後面接應的朱雋部隊,一面盤算自己的五千騎現在能幹些什麼。
迎面衝鋒?敵軍勢眾,五千騎也不過阻擋敵軍一時,而自己難免死傷慘重,把自己的性命丟在這兒?我阿瞞不幹;可敵我雙方眼看就要迎頭相撞,回頭遠遁就能避開這洶湧而來的洪流麼?就算自己的部隊躲開了,後面的朱雋、皇甫嵩又豈不是難免全軍覆沒?立即進攻潁川的建議,難道我錯了麼?
進攻潁川?曹操心頭一亮,知道了自己該做什麼。
當即喚過身邊一名親兵,取出一方絹布,用一隻熄滅的火把炭棍寫下了十二個大字:
讓開敵鋒,焚其輜重,吾襲潁川。
親兵接過絹布,策馬向朱雋的接應部隊疾奔而去。
一道騎都尉的軍令傳下來,也是十二個字:
橫向迂迴,繞開賊軍,直擊潁川!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子金山侃史之曹操——阿瞞出道 (16)
皇甫嵩接到前方朱雋、曹操的飛騎戰報,欣慰自己沒看走眼,立即命令本部主力騎兵,下馬休息馬力,做好出擊準備,所有弓箭手、擲彈兵頂到最前面,在一條不寬的小河岸邊,據河死守,有後退一步者,力斬無赦。
曹操的羽林軍接近潁川時簡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由於持續不斷接受昨天從長社逃脫的殘傷士兵,潁川城竟然連城門也沒關!
機不可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