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2/4 頁)
把自己率領的五千騎兵織成了一張大網,牢牢的罩住了黃巾軍的南逃之路,根本不用做什麼戰前動員,羽林軍人人憋足了勁,要憑此一戰而封侯。痛打落水狗的套路,人人都有此興趣。
倉皇逃命的波才像一隻慌不擇路的兔子,一頭撞進了曹操支好的大網裡,只可惜連困獸猶鬥的勇氣也沒有了,只得被漫山遍野的黃巾部眾裹挾著東一頭西一頭地亂撞,騎在馬上目標太大,捨棄戰馬又有可能被亂軍踐踏喪命,真有點騎在老虎背上的感覺。
一陣亂箭射來,替波才解決了拋棄戰馬與否的難題,坐騎中箭,波才翻身落馬。身邊的貼身護衛早不知貼向何方,混亂之中又有誰認得什麼將軍,什麼神仙?幾騎戰馬襲來,一群頭頂黃巾計程車兵將他連踏帶擠,波才無奈英雄落水,滾到了河中。
哪知竟然因禍得福,波才幼時在河邊長大,簡單的狗刨自然不在話下,當下只覺心頭一片空明,計上心頭,又上眉頭。雙眼微閉,屏住呼吸鑽在兩具浮屍之下,扯過死人頭上的黃巾,蓋在自己英俊的面龐之上,腳丫暗踩綠水,順流而下,竟然逃得了一條性命。
據說,三三制戰術原則的原始發明人應該是曹操的羽林軍,俺有下面的文字記載為證:
羽林軍的殺戮行動沒有經過戰前訓練,他們本能的分為三人一組,分工合作,配合嫻熟。錐子型的殺人小組,首騎專管放血,左後騎負責割頭,右後騎承擔收集腦袋。這樣的殺人程式使工作效率得到了成倍的提高——摘自長社戰役的戰後總結報告。
曹操持戟立馬於高坡,平靜得如同一潭靜水,他的目光掃視著目所能及的屠宰場,心裡不時也湧起一絲微瀾。
那不是因為看到了一個個滾落的人頭,而是因為那一朵朵因頭顱被砍而綻放的紅花,那麼鮮豔,那麼動人,那麼令人興奮,那麼引人衝動!
。 想看書來
子金山侃史之曹操——阿瞞出道 (15)
前面說了,落水狗人人愛打,其實不是愛打,是敢打,對無力還手的人打他兩下是淨賺不賠的買賣。
公共汽車裡的小偷一般把目標對準年邁婦孺,就是這個意思,失了手也不至於捱揍。
有一個時期人們最常說的話就是:“把×××打翻在地,再踏上一隻腳,讓他永世不得翻身!”
哲人也用農夫可憐凍僵了的蛇的寓言警告大家,莫要輕易發善心;所有這些都告訴人們,打落水狗有百利而無一害。
右中郎將朱雋的三萬鐵騎被打了個稀里嘩啦,當了半個多月的落水狗,萬幸波才不是個善打落水狗之人,才得以殘喘,收集殘部。只是對黃巾軍的拼命戰法心有餘悸,不敢靠近,所以只好帶著剩下的一萬多人騎在長社周圍打圈子,其實他現在的兵力要超過皇甫嵩、曹操的一倍尚多,只是士氣沒了,無膽再戰。
現在機會來了,長社的火光也像提醒曹操一樣提醒了朱雋,也明白了發生了什麼。這朱雋其實也不是個泛泛之輩,因為自己的右中郎將官職不是花銅錢買來的,有些驕傲自大,自恃是正規軍看不起農民,才吃了大虧。現在落水狗的角色換了位置,他立時由落水狗變成了一隻餓虎,惡狠狠地撲向了已成為落水狗的起義軍。
一個同志不怕有錯誤,就怕犯了錯誤不知道改正。朱雋犯了錯誤,但他知道改正,所以東漢王朝還是會把他當成好同志的。
被波才丟下的黃巾軍先遇火災,後遭皇甫嵩的趁火打劫,緊接著再受曹操騎兵三三制殺人小組的獵殺,現在又經歷朱雋不失時機的打掃戰場,十萬將士,灰飛煙滅,老弱眷屬,皆盡無頭,被殺紅了眼的官軍搶去做了報功憑證。
戰事已息,三路人馬勝利大會師。皇甫嵩格外看重這位新部下曹操,破格請他進帳商議下一步行動方略。要論級別及資格現在根本輪不到曹操發言:位已四品的左右中郎將議事,哪有你這個六品騎都尉說話的份兒?
朱雋乃敗軍之將,還沉浸在對皇甫嵩的感激之中:由於皇甫嵩的這場勝利,自己的這顆腦袋不至於被朝廷砍去了,皇甫嵩剛才還表示:“朱將軍,前次的小挫,先不要急於奏報朝廷,待我統計完戰果,由我上奏就是了,我們先敗而驕敵,後用計圍殲,朱將軍此役也斬敵首甚多,朝廷不會怪罪朱將軍的。”
朱雋明白了:皇甫嵩是打算把兩戰合為一役。這樣,自己非但能躲過朝廷懲罰,立功升職也成了順理成章的事,不由感動得熱淚盈眶。現在皇甫嵩徵求下一步行動意見,反而不好意思開口了,雖然他心裡清楚自己的部隊此時最需要的就是休整:傷亡過半,建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