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第3/4 頁)
個五十餘歲的老者抬著冷寒星,緩緩走到鶴髮老人身邊,把他們放在大石上。老人俯下身子,將這對苦命夫妻的衣服一件件脫盡,讓他們可以赤條條來,赤條條去,靈魂自由地飛入天堂。
接著,楊清惠和那個青年女子抬著朱柔則,兩個老者抬著冷寒星,在《白喜歌》真誠的祝福中,一步步走到“白喜臺”盡頭,然後將冷寒星和朱柔則的屍體拋入深不見底、雲霧繚繞的“昇天谷”。讓他們隨著初升的太陽一步步抵達最光明的所在。
楊清惠昨夜聽說要這麼葬她的父母,不禁大為驚詫,但隨即想到小時侯曾參加過這樣的葬禮,知道這是當地風俗,也不便反對。今日來到“白喜臺”,被葬禮的氣氛所感染,才覺得這樣安葬她的父母才是最合適、最自然、最完美的。而她心中的悲痛,也因這“白喜”的葬禮而減輕了不少。
第十九章 分袂(4)
可楊清惠還是覺得,她來到這個世界上就是一個錯誤。她一出生,世界就已給她安排了最為殘酷的命運,她無能為力,她永遠都不可能擺脫這天羅地網般的宿命。她生來就是個不祥的人,是一個不應該來到塵世的人。驀然間,楊清惠一陣心酸,暗道:“我是不是真的應該拋離紅塵,回到那無風、無雨、無波、無浪的無塵觀中?是否真的如師父所說,不出一年,我就會跟著她回去,伴著寂寞的青燈,度過我本不屬於塵世的一生?”
她在送別父母,將父母拋入山谷的一瞬間沒有流淚,這時,淚水卻不由自主地奪眶而出。她無助地朝張尋望去,卻發現張尋正凝視遠方,呆呆地出神,而他的身邊,兩個美麗的少女,秦小叢和舒舒,正含情脈脈地深深凝望著張尋……
接下去,寶石谷中死難的情壯年們一個個地被抬到了大石上,鶴髮老人一個個地為他們脫盡衣服,隨後他們又被一個個地拋入“昇天谷”。而送葬的眾人,一遍遍地哼著低沉、緩慢的《白喜歌》一遍遍地囑咐和羨慕死者先他們而去了天堂。直到中午,整個送葬儀式才完全結束。
眾人由“白喜臺”返回寶石谷,經過寶石谷谷口時,張尋發現卓正明一身黑衣,滿身血汙,已經萎縮和僵硬的屍體仍然倒在那兒,有一群蒼蠅正嗡嗡地叮在上面。昨日以來,大家忙於處理親人的後事,把他給忘了。
張尋嘆息一聲,心想無論如何卓正明曾是他的義父,也曾是江湖中叱吒風雲的一個人物,因為貪婪和權欲,最終落得個屍陳衰草、無人理財,還被骯髒的蒼蠅叮咬的下場,不禁大為感慨,慢慢走了過去。
不一會楊清惠也來到卓正明的屍體邊,望著這個自己對他沒有一絲愛,卻有滿腔仇恨的生身父親,默然不語。仍舊插在卓正明身上的那柄劍最初是她刺的,女兒必須刺殺自己的父親,這是多麼的殘酷!可她似乎麻木了,無所謂歡喜,也無所謂悲哀,只是靜靜地站著。
田三怒、秦小叢、舒舒、糊塗雙俠、鶴髮老人和寶石谷的居民都圍了過來,他們望著卓正明的屍體,都沒有言語。但有些人目光中露出憤怒的神色,有些人則於憤怒中帶著悲憫。
過了片刻,鶴髮老人突然道:“這個人既然想佔據寶石谷,那麼就讓他永遠地留在這兒,守著寶石谷吧!也讓他真正懂得寶石谷是個什麼樣的地方。”
說著鶴髮老人讓大家拿了鐵鋤、鐵鍬等工具,在卓正明的屍體邊挖坑。張尋接過一把鐵鋤,幫著挖起泥來,楊清惠怔了片刻,也拿起一把鐵鍬,開始鍬土。接著田三怒、秦小叢、舒舒、糊塗雙俠等也都徐徐加入,給卓正明挖最後的墳墓。
只一會兒,一個深坑已經挖成,鶴髮老人輕輕將卓正明的屍體推入坑中,接著大家推入泥土,待填滿後,將泥土踏平,不豎墓碑,幾乎不留痕跡。
在這件事上,寶石谷的居民又表現出了他們的仁慈、善良、豁達和寬容。卓正明殺了他們那麼多的親人,他們卻還將他埋葬,只是沒把他抬上“白喜臺”,拋入“昇天谷”而已。因為他們知道,像卓正明這樣的惡人,即使被拋入“昇天谷”,靈魂也不會升至天堂的。
在填土時,張尋也看到了那塊積滿青苔的石碑上所刻的十六個字:“西域寶石,神奇天地,誰若貪心,必遭報應。”不禁感慨萬分,心想不知是誰誤傳了口訣,以至江湖中會掀起那麼多的波瀾,死傷了那麼多的人,真是禍害非淺。但他又隨即想到,這也許並不是一個人所能誤傳的了的,而是眾多貪心之人以他們的貪慾,使口訣在流傳中改變了真正的含義。真是“誰若貪心,必遭報應!”
大家埋了卓正明正要各自回屋,突然楊清惠身子一晃,側身便倒。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