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部分(第3/4 頁)
了龍位。”
李顯也動心了:“可是我大哥忠孝仁義的美名已是滿朝讚譽,天下傳揚了啊!”
武后明言不諱:“那是長孫無忌之流,和別有圖謀的奸佞,還有那獻媚邀寵的太史令們,迎合你們父王一時的矇昧,替李弘這奴才塗脂抹粉,吹噓宣揚的浮誇言論。虛張的聲譽。”
李顯直逼要害:“母后你認為李弘他不忠不孝不仁,不義嗎?”
李賢聰明地反問:“李弘大哥,他真是那表裡不一,口是心非的偽君子,假聖賢嗎?”
武后一言定乾坤:“你們也是真命天子之子,你們也是當朝英明聖上之後。以你們自己修身立德之德,來鑑別你們這位兄長,他是否是位名實相符大唐王朝的繼承人。這還用我來明說嗎?”
二位太子張口難言,李賢狡黠地:“兒臣今後不再迷戀犬馬,一定奮發圖強,力求能像母后德智雙全,一眼就能辯明是非。”
李顯直言快語:“我早就看出來了,大哥是個陰一套陽一套,心術不正愛暗中搗鬼的人。”
武后明言已見:“你二人今後暗中要多多關注你們大哥的一舉一動。”
李賢有所猜想:“莫非母后你……。”
“我們母子不能讓你們兄長被奸佞迷惑誤了江山社稷,喪失了他的錦繡前程。”武后目的達到就轉了話題:“你們的妹妹太平呢?”
“母后,惹你心煩,氣惱,討厭的不能太平的太平鳥兒在這裡呢?”太平公主從畫屏後,一身玩樂時的緊身衣衫竄了出來。
武后笑著斥責:“瞧你這瘋丫頭,瘋到哪裡去了!”
太平偎到武后懷中撒嬌地:“你讓我邀了三哥到二哥府中等你。你呀又不知被什麼國家大事纏住了手,裹住了腳,讓我這小姑娘快等成老太婆了。”
“哪好,你這老太婆醜得沒人要,免得為孃的要操心到老鼠洞裡去給你找駙馬!”武后逗女兒。
太平甩開武后嬌嗔地:“母后,我的駙馬我自己挑,用不著月下老人牽紅繩,父母下軍令。”
武后笑斥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滿天下都是無媒不成親。那有個黃花閨女自己挑男人的。”
“有!”公言大言不慚地宣佈:“我不僅自己的駙馬自己挑,也要為抱怨是:‘斷線風箏女兒命’的大閨女抱打這不平!”說罷從隨身宮女手中拿過了一個大花蝴蝶風箏。
“風箏?”武后被精美的風箏吸住了。
李賢道:“妹妹不愛鬥蟋蟀,就帶著些宮女們到後花園放風箏了。”
“就是她愛出奇招。春天薰風上揚才放風箏,求的是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六畜興旺。”
太平公主分辯:“秋天金風送爽照樣能夠放風箏,人家求的是情投意合,一改故轍,不求月老系紅繩,自尋郎君自*。”
武后訓斥地:“你這丫頭,不遵女訓盡出格,這樣的話閨閣少女怎麼說得出口。”
公主笑道:“所以才敢秋高氣爽,不按氣節放風箏,你看!”太平將風箏塞到武后手裡。
武后頗感興趣:“扎得精巧精緻,畫得美妙美麗。”
“巧就巧在女兒的心意,妙就妙在藉著風箏敢怨天。”
武后看風箏另一面:“哦,一首詩,好娟秀的字型。”她唸詩文:“
唯願秋風送春暖,
呵護彩蝶向雲天。
斷線風箏女兒命,
紅繩何需任人牽。
“這是你的心意;可不是你手筆。這是誰替你題詩抒懷了?”
公主笑道:“我是敢想敢說敢為,她呀不敢越雷池半步,只能扎個風箏題詩向著老天發牢騷。”
武后追問:“這風箏你是哪裡得來的?”
公主:“‘斷線的風箏女兒命’隨風吹,她與我有緣,給我拾著了。”
“這詩的題款是閻氏秀芹,不知是誰家的才女。”
武后隨從:“啟奏娘娘,閻伯嶼應召前來門外候旨。”
武后:“宣他進來吧!”
李賢疑問:“母后是特地召他來我府內竭見的嗎?”
武后:“這是為了避免他人疑神疑鬼。”
閻伯嶼進入廳內叩拜:“老臣叩見娘娘千歲千千歲。”
“起來吧!”武后向婉兒:“給老將軍端把太師椅來。”
閻伯嶼歉遜地說:“老將年過花甲,還沒有老弱年邁。”
“坐下說話。”
“謝謝娘娘。”
武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