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部分(第2/4 頁)
軍分割槽司令員,華東野戰軍第十縱隊二十八師副師長、師長,第三野戰軍三十四軍政治部主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南京警備區政治部主任,華東軍區空軍政治部主任,東北軍區空軍副政治委員,空軍軍長,武漢軍區空軍副司令員兼軍訓部部長,武漢軍區空軍顧問。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00、方明勝(1906—)湖北省黃陂縣人。一九三○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一九三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汪湖北黃肢遊擊師排長,紅四方面軍第二十五軍七十二師二二三團連長,紅二十五軍供給部管理科科長、政治指導員。參加了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一一五師三四四旅六八九團連政治指導員,山東縱隊第四旅十二團營長,魯中軍區第十團營長。解放戰爭時期,任魯中軍區第四師十團副團長、團長,華東野戰軍魯中南縱隊第四十六師副師長,第三野戰軍三十五軍一○四師師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師長兼軍分割槽司令員,華東軍區公安部隊師長,浙江軍區寧波軍分割槽司令員,浙江省軍區副參謀長。一九六四年晉升為少將軍銜。
00、任茂如
(1916—1999)江蘇省宜興市人。一九三八年參加八路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一一五師三四四旅六八九團連指導員,新四軍第三師十旅二十九團營教導員,蘇北軍區淮海軍分割槽第一支隊一團政治委員。解放戰爭時期,任東北人民自治軍第三師十旅政治部組織科科長,東北民主聯軍第二縱隊五師十四團政治處主任、副政治委員,東北野戰軍第二縱隊五師十四團政治委員,第三十九軍一一六師政治部副主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志願軍軍政治部組織部部長,師政治委員,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政治部主任,軍副政治委員,要塞區政治委員,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政治委員,旅大警備區副政治委員。一九六四年晉升為少將軍銜。
00、汪洋(1920-2001。4。17),陝西橫山人。1937年赴延安,入陝北公學學習,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一一五師三四四旅六八九團副排長、副連長、旅作戰參謀,蘇北軍區淮海軍分割槽第一支隊獨立二團團長,第一支隊參謀長。解放戰爭時期,任東北民主聯軍第二縱隊第五師參謀長。1948年任東北人民解放軍三十九軍一一六師參謀長;東北軍區警衛師師長。參加了遼瀋、平津等戰役。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師長。1950年任志願軍三十九軍一一六師師長,軍參謀長。1953年任三十九軍副軍長兼參謀長、軍長。1969年任瀋陽軍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1975年任第七機械工業部部長,北京軍區副司令員。1964年晉升為少將軍銜。是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共產黨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00、楊 棄:(公元1918~1975),原名泳周,字鬱斌;陝西漢陰蒲溪鎮後壩村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
1923年考入省立七中(今安康中學)。1938年上高中時參加抗日民族先鋒隊,同年7月奔赴延安參加八路軍,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第一一五師第三四四旅第六八九團九連文化教員、連副政治指導員、政治指導員,團政治處鋤奸幹事,蘇北軍區淮海軍分割槽第二支隊特派員,第六團營政治教導員。
解放戰爭時期,任東北民主聯軍第二縱隊第六師第十六團政治處副主任、主任、團副政治委員、政治委員,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第三十九軍第一十七師政治部副主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三十九軍第一十七師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員、政治委員,回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十九軍幹部部部長、軍政治部主任,旅大警備區政治部副主任,遼寧省軍區第二政治委員、政治委員,遼寧省常務委員會委員,遼寧省革命委員會副主任等職。
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1964年晉升為少將軍銜。
1975年4月23日因病在瀋陽逝世,終年五十七歲。
00、徐光友(1917—)安徽省六安縣人。一九二九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同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一九三五年由團轉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二十五軍第七十三師師部通訊排排長,紅十五軍團政治保衛連連長,教導團連政治指導員。參加了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一一五師三四四旅六八九團營政治教導員,六八九團政治處組織股股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