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2/4 頁)
“沒有搞錯,據偵察員報告,確實是敵人,都說外國話,我們聽不懂。”
“敵人有多少?”
“不清楚。”
“是美軍還是偽軍?”
“可能是偽軍,他們說的都是‘前軲轆不轉後軲轆轉’。”
“繼續監視,注意隱蔽,不要暴露自己,有情況隨時報告。”解方如此指示後放下了電話。
因為是出國後首次遇到敵情,又是不期而遇,解方不敢擅專,叫起了分管他們的副司令員洪學智,並一起查閱地圖。很快,兩人在地圖上找到了“溫井”兩個字。原來這是一個小鎮,位於大榆洞東南二十公里。鎮子雖然不大,卻是當地交通要津,敵人渡過清川江,經雲山,過溫井,再經大榆洞,只需三日行程即可到達鴨綠江中游重鎮碧潼。
大約八點多鐘,溫井的街頭蕩起一股煙塵,偽六師二團向北鎮滾滾而來,其先頭步兵營已進至我一一八師三五四團所據守的中豐洞和兩水洞之間。早已隱蔽于山林之中的志願軍指戰員,頓時有了魚兒上鉤、獵物入網的興奮感,個個摩拳擦掌,人人躍躍欲試。
敵軍的先頭部隊已闖入志願軍埋伏圈,然而他們既不下車搜尋,也不進行火力偵察,簡直是空棺出殯——木(目)中無人,根本沒料到自己正在一步一步地走向墳墓。只見他們嘴裡啃著大蘋果,嚼著口香糖,哼著流行曲,打鬧嬉戲,談笑風生,完全不像是在對敵作戰,倒像是在遊山玩水。
上午十時,彭總作戰室氣氛緊張。陽光從敞開的門扉裡擠進來,在門內地面上形成一個斜方形的光區,一縷縷煙霧在光束中飄浮,有一股辛辣的菸草氣味。彭德懷面對牆上掛著的一幅作戰地圖,緊蹙眉頭;鄧華等人或抽菸,或看電報,神情也很緊張。
“丁零零……”一陣不同尋常的急促鈴聲,在作戰室的木板房裡激盪著。毛岸英接過電話,告訴彭德懷:“彭總,是一一八師鄧師長打來的。”
“怎麼樣,鄧嶽?”彭德懷接過電話急切地問,“吃到肉包子了沒有?”
“快吃上啦,是‘洋肉餡’的!”話筒裡傳出的聲音很大,直震彭德懷的耳膜。彭德懷故意將話筒離開耳朵一些,好讓湊過來的鄧華、洪學智等人也聽聽。
“露餡了沒有?”彭德懷又問。
“一點沒露,包得嚴嚴實實的。”鄧嶽的聲音因為興奮而有些發顫。
“好,我們這裡還在吃山藥蛋,你們那裡倒吃上‘肉包子’了!也好,你就替老子多吃兩個,不要灑湯露水!”眾將領見老總如此幽默輕鬆,一齊哈哈大笑起來,戰前的緊張氣氛一掃而光。
“偽六師的一個加強營和一個炮兵中隊順著大路開過來了,毫無警覺,鑽進了我們的伏擊圈,我們三個團準備採用攔頭、截尾、斬腰的戰術向敵突然猛攻,打他個措手不及。”
“這是咱們出國的第一仗,打得好壞,直接影響到全軍計程車氣,關係到軍威、國威。所以,這第一仗只能打好不能打壞!”
“是,我們一一八師保證打好這一仗,請首長放心。”
鄧嶽放下電話,拿起望遠鏡看到敵軍正趾高氣揚地從山谷間公路上走過,這時偵察員又打來電話:報告,敵人已全部進入伏擊區。
“打!”鄧嶽一聲令下。
司號員吹響了軍號,志願軍戰士猶如神兵天降,突然出現在敵人的正面、側面和後面,將敵人的一字長蛇陣截成數節,機槍、步槍一齊開火,迫擊炮和擲彈筒也射向敵群。敵人被打得魂飛魄散,車沒熄火、炮未下架就棄而不顧,像下餃子似的紛紛從車上往下跳,還說中了###的“拉瓦(口袋)戰術”。
敵人對我們的軍號和哨音極為敏感,甚至有一種恐懼和煩躁的感覺,總以為這是在使用某種心理戰,所以軍號一響他們就未戰先怯。其實這是我們迫不得已而採用的一種通訊方式,當時我軍的通訊條件很差,營以下單位主要靠軍號、哨子、訊號彈和手電筒發訊號進行聯絡。
下午三時,戰鬥結束了。鄧嶽懷著興奮的心情向彭德懷報告戰績:“彭總,我們在兩水洞打了一個大勝仗,共斃敵三百二十五人,俘敵一百六十一人,其中有一個美國顧問。繳獲汽車三十八輛,火炮十二門,各種槍一百六十三支。”
“打得好,打得好啊!你們打響了出國第一仗,打出了國威軍威,打出了中國人民的志氣。我要給毛主席發電,報告首戰勝利,讓他放心!”彭德懷興奮地說,“對了,請你們趕快把被俘的那個美國顧問送到志司來,交給毛翻譯審訊。”
第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