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部分(第2/4 頁)
航道外,就再別無他途了。
畢竟,象前番那樣周瑜孤軍翻越茫茫叢林的舉動帶有極大的危險性,途中大量的減員也會使得增援部隊即使到了戰場也不會有什麼戰鬥力。也正是看到了高寵在佈防上的這一個先天性弱點,郭嘉才會在臨死前獻上冒險攻打荊襄的遺計。
比年齡,年過五旬的曹操不是而立這年的高寵的對手。
比實力,已經實現揚、荊、交、益、涼五州一統的高寵民殷國富,百姓安定,對峙的局面相拖延下去,對於曹操來說,只能是更加的不利。
思來想去,唯一對曹操有利的方面,就只有地利了。
北方地勢平坦,一馬平川,有利於奔跑迅的騎後部隊增援補給,而高寵所在的南方,雖然有大江大河依託作為運輸動脈,但畢竟不能直線穿插支援,尤其是處在交戰前沿的淮北和荊北,高寵分駐兩地的周瑜和張遼兩軍因為高山叢林阻隔,一旦一方遭到敵人進攻。另一方將很難迅進行增援。
當然,現敵人的弱點並不意味著你已經獲得了勝利,在具體戰略的實施中,曹操通融順利突破荊北,能否在佔據荊襄之後鞏固地盤,成功阻擋來自巴蜀和西涼的攻擊,這些都是關鍵之關鍵。
漢建安十一年十月八日。
兗州陳留郡。
許德(無名)在清早梆子聲響起時,穿戴整齊走出驛館。大尚書令(吏部尚書)荀彧屬下校事——,這個官職雖然不高。但卻甚為重要。
荀彧,字文若,其人卻並不‘文弱’,以能力論用才思敏捷,聰慧過人八個字形容也不為過,同時。他還是曹操麾下第一謀士,早在天子劉協落難東奔之時,便是荀彧全力諫議曹操迎立。從而一舉確立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政治優勢,其後,荀彧又向曹操推薦了郭嘉、荀攸、程昱等重要謀臣。
許德能夠附身到荀彧的帳下,可以說很不容易,在經過了外郡為官的幾年考驗後,行事謹慎的許德獲得了荀彧的垂青,這意味著他已經慢慢接近曹操的決策中心。
漢時的尚書檯共有吏部、左民、客曹、五兵、度支五曹。吏部又稱選部。掌管選用官吏;左民掌管繕修功作、鹽池園苑;客曹掌管少數民族和外國事務;五兵掌管中兵、外兵、騎兵、別兵、都兵;度支掌管軍國支計,其中以吏部尚書最為重要。
校事是吏部尚書下面一個臨時設定的官職,品秩雖然不高。但卻負責考察各地官員的政績,要想獲得升遷的機會,地方官員都必須先巴結校事才行。
不過荀彧為人清正廉潔,一些官員要想透過直接賄賂接近荀彧來贏得機會,多半是碰壁而回,所以,讓那些負責記錄的校事在字裡行間為自己美言幾句,就成為了大多數官員選的目標。
許德這一次奉荀彧令來到陳留,主要的任務就是否考察陳留太守張承在任期間的業績,張承字公先,乃是參丞相軍事張範的弟弟,在程昱被長調到許都任職後,透過張範的活動,張承接任了陳留這個兗州境內最大城池太守的職位。同樣是太守,由於陳留是曹操起家的地方,現在曹操中身居要職的將領大多出自陳留,在這裡作官的話可以比在其它地方獲得更多的資訊,也更容易得到升遷的機會。
“許校事,這麼早就起來了?”許德前腳剛踏進陳留議事廳,聽到訊息的太守張承一臉堆笑的出現在面前。
“啊,這大家都忙忙碌碌,可有什麼要緊的事!”許德瞟了一眼四周,微笑著作答,同朝為官對於象張承這樣有深厚背景的人物,儘量不得罪是平安無事的要因素。
太守府內,書記、主薄、掌記一個個都在埋頭做事,對於陳留這樣一個位於核心地位的大城來說,事務繁多是必然的,但在一清早就有這麼多人,而且許多人的眼圈烏黑黑的,明顯是一夜未眠的緣故,這就有些反常了。
張承嘆了口氣,嘟囔著說道:“還不是軍中輜重催要的緊,朝中的那幫大員也不想想,這一下子要讓郡府籌措這麼多的糧草、甲衣也太難了點,呃,校事勿怪,我這不是說你。”瞧見許德的面色異樣,張承以為是說錯了話,忙不迭的陪笑臉道歉。
“太守大人言重了,我一個小小的校事哪管得了軍國大事,只是辛苦各位趕夜了!”許德一邊說著,一邊向四下裡忙碌的眾人投去同情的眼神。
“校事能如此體恤我們這些外郡的官員當真難得,承心中感激不盡,在這幾日內有什麼照顧不周的地方,還望校事不吝直言。”張承一邊說著,一邊示意侍從給許德看座。
十月的陳留絲絲寒意伴著北風沁入屋內,然後直灌進人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