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3/4 頁)
的孩子們長大。他們叫我的母親為“婆婆”,叫我為“雙林舅舅”。孩子的親近熱呼,反映著大人之間關係很好。後來陡起變化是因為一個想不到的糾紛。我才知道,我家北屋後面,原來沒有她家的房屋,而是我家的小院,早年間母親答應給她家借用了,漸漸被砌了進去。這回我大哥僅僅要把北屋升高些,表姐就出來阻攔。大哥的小小的工程撂荒著,又遭雨天,家中一塌糊塗。我不住在老家,回去看時,兩個老人憔悴不堪,很令人擔心。我的母親去求過表姐,冒著雨,坐了黃包車,到她的新家裡去找她,也到她的大女兒家去哀求。最後結果,是我家房屋只好維持原高度。我的母親對自己姨媽家一世的好心沒有得到好報。我那表姐,說出了她的怨恨,原來,在她年輕時“進步”的關鍵時刻,組織上進行必要的調查,我的父親這個老實人說了老實話。她認為,這就是使她沒有“進步”得成的原因。一腔怨恨忍了幾十年,這回要來報復一場。聽來可悲可笑,然而在她,情有可原,也是發自內心。她之所以隱忍了幾十年,是因為看在我母親的份上。我母親之所以肯把地方讓給她用,並且任由她砌進去,也因為我父親不該說了老實話,影響了她的“進步”,而一個人的“進步”,當然是很大的事情。要不然,表姐也許確實會有很大“進步”的。至於我母親幫她家料理家務,那三個小孩每個人都曾得到我母親長久的細心的照應,這在我母親,是不需要這些原因的。表姐現在已經遷居到外地去了,前不久我姐姐電話裡告訴我,表姐生了大病,我姐姐去看望她,她對我姐姐說,她對不起我家,對不起我的母親。我說,也就罷了。現在,老家一帶早已拆遷一光,變成高樓大廈,把這陳舊的故事,也一起帶走了吧!
母親不識字、沒文化,在我心目中,她就是一個好母親而已,遇到什麼事情,我是想不到會去徵求她的意見的。然而,回顧起來,每每在關鍵的時候,母親的一句很平常的話,卻就讓我聽到了真理,起著一錘定音的作用,或者,會讓我知道,母親作為母親,總是在注視著我們,把我們看得透透的,這時,我就明白,我的自負或自大,簡直就是無知,而母親,明察秋毫。
記得有一回,我逼孩子學習,這時只聽得母親在一旁說,個個都像你聰明,哪來呢!母親的話,不是諷刺,而是誠懇之言,甚至帶著痛心。我頓時覺得醍醐灌頂,想到我確實犯了一個很不能自覺的錯誤,就是我用我為標準來要求了孩子。我小時候對於學習是極其自覺的,很小就似乎看到了自己人生的全部命運是隻有依靠自己努力學習才能求得必須的一切的。我從小確實不笨,世界在我眼中透明。學校要求的那些學習任務,在我不算一回事。當我讀高中時,數理化課我基本不大聽講,臨考試看看書就應付過去,我自己做我自己的事情,按照我的理想安排了我自己的學習任務。所以那時我打算高中畢業以後是不考大學的,大學在我眼中算不得什麼,我要走自己的成就之路。我是這樣的一個自負到極點的混蛋,我要求起孩子的學習來,一定急躁得凶神惡煞一樣。母親一旁的那麼一句話,刺破了我的一切,簡直是當頭棒喝、猛擊一掌。
還記得,父親逝世後,我成天悶悶的,甚至恨恨的,心中也知這悶悶與恨恨是無用的,人老病而死不可更改,然而,總還是悶悶的恨恨的,好像幻想著忽然又見到父親的復活歸來似的。我自知陷入某種不能自拔的心情之中而仍然不能自拔。然而,母親突然的一句話,卻就讓我從這種白日夢中驚醒過來。那是我仍然悶悶著恨恨著的時候,忽然聽到母親的提高了的聲音,對我勸了一句:人死不能復生!我一聽,母親把我的心情一語道破了,於是我從一種過於自負而實際上的迷糊中頓然地驚醒過來!驚醒之餘,我想,我從沒有說出過我的心情,我的傲氣是不讓我說出我的心情的,但母親是怎麼知道的呢?她怎麼把我這樣看得透透的呢?她怎麼知道我只是為父親的逝世而悶悶著恨恨著並且不能停止的呢?想來想去,答案只能是:因為她是我的母親。
我父親中風躺倒在家的時候,我的母親在外地我的姐姐家。我從西門砂石倉庫(那時我是砂庫職工)拖了板車,到街上老家去把父親拉到砂庫我的宿舍裡。因為老家雖然有弟兄居住,但都是上班的人,不如我在砂庫,既是我上班的地方,又是我居住的地方,便於隨時照應到父親。父親雖然得到了隨時的照應,但有一天,父親忽然說,打電話叫你媽媽家來。那時我才體會到“滿床的兒女,不抵半床的夫妻”這句話,不管咋樣,父親覺得讓他的老伴來照應他更好。而且,砂庫是噪音極大的地方,我的所謂宿舍其實也很小,只有十幾個平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