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2/4 頁)
外1100千米、加拿大海岸以外960千米和冰島以南640千米範圍均受到有效的空中掩護。
從4月起,英軍遠端反潛飛機進駐愛爾蘭島,大大縮小了沒有護航的海域範圍。新服役的護航軍艦由於在設計中充分考慮了攜帶燃料的需求,因此其續航力大為增加,這樣英軍的護航力量逐步增強,護航海域擴大至西經35度。同時,加拿大海軍的力量也逐漸增強,開始擔負起西大西洋的護航。
4月1日,在冰島以南海域活動的德軍U-76號潛艇發現了從英國開往加拿大的一支船隊,潛艇司令部立即組織在附近海域的8艘潛艇組成巡邏線,準備截擊這支船隊。不料在4月2日,從加拿大開往英國的SC-26護航運輸船隊卻一頭闖入潛艇巡邏線,當晚,U-46、U-69、U-73和U-74四艘潛艇對該船隊發起了攻擊,先後擊沉6艘運輸船,計3。3萬噸,還擊傷了護航的“伍斯特郡”號輔助巡洋艦。
4月3日白天,U-76號一反常規,大膽實施白晝攻擊,擊沉了一艘運輸船。
4月3日黃昏,U-94號潛艇再次發現船隊,並引導U-98號潛艇一同組織攻擊,共擊沉3艘運輸船,計1。3萬噸。
4月4日,U-76、U-98和U-101窮追不捨,繼續實施攻擊,卻遭到了護航軍艦的有力抗擊,U-76雖然擊沉了一艘運輸船,但自己也被護航軍艦擊沉。SC-26護航運輸船隊的22艘運輸船中損失11艘,總計約5萬噸。這引起了英國的巨大恐慌,英國海軍立即決定在冰島的沃普納菲約杜爾建立起護航軍艦基地,並將護航運輸船隊的航線儘量北移,以便得到駐冰島海空兵力的掩護。
4月中旬起,根據驅逐艦換基地的協議,美國提供給英國的50艘老驅逐艦全部到達英國,同時鑑於大西洋上的嚴峻形勢,美國還向英國提供了300艘驅潛快艇。隨著護航兵力的增加,英軍將北大西洋劃分為三個護航區,從英國至西經18度為英國區,從西經18度至冰島為冰島區,從西經35度至加拿大為加拿大區,運輸船隊在上述三個護航區分別由英國、冰島和加拿大基地出動的軍艦擔負護航。
此時,德軍潛艇在橫渡大西洋的航線上通常每天只有10至20艘潛艇活動,不可能控制所有護航船隊所經過的航線,加之越來越多的英軍護航軍艦裝備了無線電測向儀和新型雷達,能夠及時測定發報潛艇的位置,以及發現夜間在水面狀態的潛艇,從而有效地規避德軍潛艇的巡邏線。
5月8日,鄧尼茲決定改進“狼群戰術”,放棄原先採取的固定潛艇巡邏線,開始嘗試在較大海域的大範圍搜尋戰術,將所有潛艇分散部署在愛爾蘭-冰島-格陵蘭-紐芬蘭-亞速爾群島-西班牙之間的廣闊海域,一旦發現護航船隊,立即報告潛艇司令部,再由潛艇司令部調集附近海域潛艇實施叢集攻擊。這一戰術既可最大限度保護自己,又可組織實施大範圍機動作戰,受到了很好的效果。
5月9日,U-110號潛艇發現了從北美開往利物浦的OB-318護航船隊,隨即與U-201號潛艇協同發起攻擊,先後擊沉3艘運輸船。但U-110也被英軍“奧佈雷提”號護衛艦的聲納發現,遭到了猛烈的深水炸彈攻擊,被迫浮出水面,附近的英軍“大斗犬”號和“布羅德威”號驅逐艦立即加速駛來,“大斗犬”號艦長意識到有俘獲這艘潛艇的可能,便當機立斷取消了剛剛發出的攻擊命令。直到潛艇上的艇員進入甲板炮位準備負隅頑抗時,才下令開炮,驅逐艦炮火密集而猛烈,頓時將潛艇甲板炮火壓制下去。“大斗犬”號一邊開火,一邊以15節航速逼近潛艇,在距潛艇約200米處驅逐艦派出了跳幫登艇小組,跳幫組登上潛艇時,德軍潛艇艇員已經倉皇棄艇,跳幫組在潛艇上繳獲了大量德軍還來不及銷燬的絕密檔案和一整套帶“恩尼格瑪”密碼機的無線電收發報機。“大斗犬”號在救起了德軍落水艇員後開始拖帶U-110號潛艇返航,雖然U-110號後來在拖帶途中沉沒,但繳獲的密碼機給情報機關破譯德軍密碼帶來了巨大收益。而德軍完全不知道U-110號被俘以及密碼機落入英軍之手,從此直至戰爭結束,英軍對德軍潛艇部隊的通訊機密,甚至每艘潛艇的具體位置、艇長姓名等情況都瞭如執掌,為大西洋反潛戰的最終勝利創造了極其有利的條件。
正向U-110號潛艇放下小艇,準備跳幫的“大斗犬”號驅逐艦“大斗犬”號屬於B級驅逐艦,舷號H-91為了抗擊德軍潛艇日益猖獗的“狼群”戰術,尤其是在大西洋中部無法得到岸基航空兵支援的海域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