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3/4 頁)
國和印度約佔增長的50%(見圖4—2)。12中國的能源需求不斷增長,其增長速度絕對是驚人的。自2000年以來,中國的能源需求翻了一番,佔到了同期全球石油新增需求的1/3。13僅2005年和2006年兩年,中國的新增發電量就相當於英國的用電需求總量,中國85%的電能產自煤炭,這是碳排放最多的燃料。14到2030年,中國一國的發電量就會達到整個歐盟的發電量。15除非經濟增長不再與礦物燃料及其排放聯絡在一起,尤其是在新興經濟體中,因為在世界能源需求中,它們的需求增長是最快的,否則全球減排基本上是不可能實現的。
圖?4—2與2000—2006年相比,世界一次能源需求、進口以及與能源相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長幅度
來源: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World Energy Outlook 2007。
對稀缺能源的爭奪這種行為本身就對全球安全構成了威脅。目前,燃料價格的大幅波動成了常規現象,這是石油市場的供求雙方都幾乎沒有短期靈活性的結果,是產油區和運輸路線不安全的結果。不安全因素包括中東衝突、由伊拉克戰爭外溢到波斯灣地區的風險、美伊衝突的風險、尼日三角洲的暴力衝突、伊朗和委內瑞拉的全民政府,以及主要運油線路的安全保障難題。16此外,能源資源大國會因此而獲得實力——尤其是俄羅斯、伊朗和委內瑞拉——它們已經表明會利用自己的能源市場權力去控制消費國,並對進口其能源的國家施加壓力。2007年,石油消費國每天購買原油的費用比五年前增長了40億—50億美元,超過2萬億美元被轉到了石油公司和石油生產國的賬戶上。17
而且,不穩定性還限制了世界上某些地區的能源來源,這已經在主要大國之間打下了一個楔子,使它們無法開展合作去應對其他的全球威脅。美國、俄羅斯和中國在伊朗能源供應問題上關係緊張,這成為了反對伊朗不斷發展核計劃的國際努力的主要障礙。歐洲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使得歐洲很難對2008年發生的俄羅斯入侵喬治亞事件做出前後一致的回應。主要大國在蘇丹和西非都有石油利益,這就使多邊合作無法開展,從而無法阻止蘇丹的種族屠殺,無法解決奈及利亞日益嚴重的*。未來如果因為氣候變化的影響,能源消費國的能源供應進一步受到限制,那麼它們之間發生衝突的風險更是迫在眉睫。
尤其是在美國,人們傾向於透過對能源自給自足的分析來看待氣候變化問題,這就導致了其他的一些脆弱性。因為要謀求能源自給自足,我們投資於可替代能源資源,但是卻沒有考慮到這種做法對其他跨國威脅產生的後果。核能有助於降低礦物燃料消費,但是,正如我們將在第五章中討論的一樣,如果不對燃料週期和回收過程進行控制,就會產生核擴散的風險。每年對生物燃料補貼的100多億美元同樣也產生了一系列負面效果,尤其是在美國和歐洲。土地不再進行糧食生產,導致2008年的糧食價格比2006年上漲了20%—30%,18同時還加速了對熱帶雨林的破壞,加速了水資源的日益匱乏——以當前的技術,我們在碳排放上幾乎沒有淨儲備。19濫砍濫伐導致的溫室氣體排放已佔到了全球總量的20%,巴西和印度已位列五大溫室氣體排放國之中。20據有關預測,到2050年全球的水資源就都被全部開發了。21。 最好的txt下載網
抑制氣候變化(4)
人口增長將使上述問題更為嚴重。到2050年,全世界人口預計將從今天的67億增長到90億。22現在沒有用上電的16億人已經提出了用電要求,並且應該獲得電力供應。23此外,在未來40年裡,地球還將新增人口23億人,其中大多數在亞洲和非洲。24保守一點說,這也意味著在2050年以前,世界需要滿足39億新使用者的用電需求。按照現有的能源使用和經濟增長模式來建設這部分電力,就會製造一種新型的“相互確保毀滅”。人口問題使得我們更要採取緊急行動。在我們等待技術解決方案的時候,穩定的氣候不能保持目前能源消費、溫室氣體排放和有限資源消費的增速。相反,我們必須儘量利用現有技術,創造激勵機制,現在就開始節能——我們在做所有這些事情的時候,還要切實落實政策,激勵創新,以改造我們的未來。
負責任主權與氣候變化
氣候變化的原因和影響表明,將“負責任主權”作為國際參與的組織原則是恰當的。首先,無論溫室氣體是從哪兒排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