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4 頁)
時候,摸上去是粘搭搭的。當年修馬路時埋下的下水道系統,早已經用舊,而且失修,或者說當時法國人的設計就不好,四十年代時,這條街上就發過大水。現在還是用原來的下水系統,雨水一大,街上就積水,黑色的汙水裡散發出下水道和垃圾箱裡的腐臭。等水慢慢褪去,牆腳上就留下一道道汙水黑黑白白的痕跡。
當年,法國租界築路,只能一來一往,過兩輛車。現在人和車都多了,這兩條窄小的馬路上便堵滿了車子和行人。遇到紅燈,陝西路上向淮海路方向,或者向南京路方向往返的公共汽車尖叫著剎了車,停在路上,象一條條氣喘吁吁的刺毛蟲。昏暗的車廂燈下,能看到擁擠的車廂裡,車廂頂的拉手杆上,拉滿了乘車人的手,手和手之間只留下兩厘米的空隙,有時候連兩厘米都不到,不願意和別人碰在一起的手,大多數是年輕女人的手,躲來躲去地在橫杆上找一個安身之處。那樣黯淡的車廂燈下,所有人的臉上,都有一種因為營養不足,日光不足,連信心也不足所呈現出來的菜色,那些化了妝的女子的臉,拔光了再紋過的醒目的黑眉毛,江南人薄薄的嘴唇,用冬天加了油的大紅唇膏密密地塗滿了,在又冷又累,疲勞而冷漠的臉上,象強做的歡顏。
在暮色裡沉人黑暗成群結隊的腳踏車,混雜在馬路的每一條縫隙裡迂迴蛇行,這些腳踏車並不按鈴,騎車的人已經懂得腳踏車鈴是不能讓任何人讓路的,所以他們全憑自己的機靈繞開人和車,往前走。有時幾乎就要撞到行人了,可他們會在碰到行人褲子前的一厘米處剎了車,將龍頭象蛇那樣一轉,逶迤前去。
範妮站在維尼叔叔旁邊,透過玻璃,望著外面的街道,這是她熟悉的街市。越過陳舊的街道和怨懟的人群,她看到了長樂村的尖頂。那裡的窗子,是上海老房子常常用的小方格子鋼窗,那裡的房頂,是用紅瓦鋪起來的尖頂,多少殘留了一點從前小康人家洋派的生活情調。那裡的梧桐樹是光禿禿的,在枝椏上吊著被雨水浸得黑透了的懸鈴,範妮叫它們“毛栗子”。維尼叔叔的朋友貝貝,從前就住在那裡的一個尖頂下面。他也是畫畫的,他的北房間裡也有這種松香水的氣味,他的窗前就能看到梧桐樹枝上的毛栗子。維尼叔叔那時常常將範妮帶到貝貝家裡玩,要是家裡來了他的畫圖朋友,範妮也總是擠在他們裡面湊熱鬧。
長樂村的房子,和長樂路上別的老房子差不多,外表看上去還有點洋氣,讓人想入非非,但是裡面已是破敗不堪,樓梯骯髒,堆滿了各家不捨得扔掉的雜物。走道上的玻璃破了,鋼窗也已經鏽死,關不嚴實了。公用廚房裡到處是油汙,鄰居合用的廁所裡散發著複雜的氣味,又大又深的老式鑄鐵浴缸上,架著一條用舊了的洗衣板,當作洗臉時放臉盆的架子。而原來的洗臉池已經壞了,龍頭都已經鏽死了,池子裡積滿了灰塵和鏽漬。一樓的客廳做了一家人家,一樓的書房做了另一家人家。樓上更是這樣,間間原來的臥室,都住上了不同的人家。貝貝住在朝北的小間裡。
貝貝像是從石頭縫裡爆出來的一樣。他沒有父母,沒有兄弟姐妹,沒有工作,長得比一般人要高,細長的,像女孩子一樣秀麗。貝貝家也很特別,沒有床。他將原來給傭人住的小房間,硬佈置成一間小客廳的樣子,勉強放下一張雙人沙發和一張單人沙發。晚上,貝貝就睡在雙人沙發上,將腳放在單人沙發上。他每天早上都將被褥收起來,放到一隻木箱子裡。然後,在那隻木箱上罩一塊繡了十字花的舊桌布,它就成了沙發前的茶几。他的二樓北間和其他的房間不一樣,不是用的鋼窗,而是普通的木頭窗,他不想看到普通的木頭窗,所以常年掛著白色的窗縵,把房間遮得很暗。在他的小房間裡看不到吃飯桌子,也看不到碗櫥和日常生活的零星用品,在油漆龜裂的門上,別人家掛洗臉毛巾和洗腳毛巾的地方,他倒掛著一枝自己用龍頭細布做的玫瑰花,花瓣的邊緣,象真正的玫瑰花那樣捲曲著,聽說,是貝貝用粗鐵絲在煤氣上燒紅了,卷在布邊上做成的。貝貝的房間象是個女人的香閨。
貝貝家的木箱子上,供著一隻銀製的高腳瓜子盤。那是貝貝家剩下的唯一一件東西,象狄更斯小說裡的大衛。克伯菲爾在脖子上掛著的那個銀鏈子。貝貝的生父是個商人,貝貝的母親卻是隻得住在小公館裡的姨太太。解放時,他爸爸帶著大公館裡的眷屬逃到香港,沒有通知貝貝的媽媽。貝貝的媽媽不甘心,自己想盡辦法追到香港,從此將貝貝一個人留下。還是在貝貝家,範妮聽到維尼叔叔也講了一些奶奶的事,聽說奶奶也在香港等了一陣子,等家裡人設法申請出來,但爺爺沒有提出申請,後來朗尼又出事了,奶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