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3/4 頁)
公司的治理結構是最優的。因而,我們也不能把規範的公司治理結構作為公司上市的一個必然結果。不同的企業組織形式都有成功和失敗的例子。在中國股票市場上,有透過改制上市,成功建立規範治理結構的例子,也有上市後治理結構不僅沒有改善,反而還完全失控的例子。在沒有上市的企業中,也有許多決策程式高效、治理規範、經營業績良好的例子。一個公司從非上市公司變成上市公司,只能說明這個公司的治理結構需要進行調整,而不是說上市就必然使這個公司的治理結構從落後的變成先進的,從次的變成好的了。
總之,產品市場的經營永遠應該是企業家的主題,所以,企業家們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在其所經營的產業上,實實在在地作好產品的經營。企業只有首先為消費者製造出有競爭力的產品,才能最終為股東創造出價值。當企業在產品市場上打好基礎,取得了成功,具備了做更多更大事業的時候,資本市場的運作將為這些企業進行規模的擴張提供必要的工具。也提醒我們的投資者:不要再被那些“資本運作高手”們牽著鼻子走了,在你決定購買一家公司的股票之前,一定先要看看這家公司生產出了什麼樣的產品,那些沒有實實在在產業經營基礎的資本市場運作肯定是在空手套白狼。
私募富豪發跡內幕(1)
不少偉大人物的生存邏輯就是戰鬥,京城的私募大鱷也是這樣。他們認為,未開化時代的文明是為了爭奪權利而戰,開化時代的文明是為了創造財富或者爭奪資本而戰,在戰場上是沒有誰對誰錯,只有勝利者和失敗者。
在中國證券市場的前十五年中,筆者有幸輔佐了幾位靠資本市場起家的億萬富豪,他們的生存智慧確實有著強烈的魅力色彩,但卻少為普通的投資者所知。
而未來十年,是十幾億中國人民,幾千萬投資者奔赴小康社會的十年,除了良好的願望,腳踏實地的工作,我們也需要簡潔適用的思維方法,為此筆者回憶過去,發現許多億萬富豪的發跡史與天時、地利、人合的配合相得益彰,下面筆者把部分資本市場億萬富豪的發跡思維進行扼要的總結,可能會對一些讀者的思維有所啟迪。
一、私募融資成功的三大關鍵
首先,要有良好的投資者資源,能夠根據企業融資需求尋找合適的投資者。目前私募市場上的投資者可以分為以下幾類:外資、風險投資機構、產業投資機構和大型企業集團,他們的投資口味和要求各不相同。比如,外資往往看重行業的發展前景和企業在行業中的地位,喜歡追求長期回報,投資往往是戰略性的;風險投資機構追求資本增值的最大化,他們的最終目的是透過上市、轉讓或併購的方式,在資本市場退出;產業投資機構的投資目的是希望被投資企業能與自身的主業融合或互補,形成協同效應;大型企業集團投資往往是為了其產業結構調整的需要。券商要在充分了解融資方和投資方需求的基礎上,牽線搭橋,促成美滿姻緣。
其次,要設計一個合理的融資方式,包括股權定價、支付方式、股權結構等等,這是雙方能否成交的關鍵,也是中介機構能充分發揮自己專業水平的地方。比如股權定價,不能讓企業覺得股權被賤賣了,也不能讓投資###得太貴,這既需要根據不同的行業和企業進行精準的估值,也需要了解買賣雙方的心態,使價格能為各方所接受。再比如說期權設計,期權計劃是在私募過程中投資者較為關注的問題,同時也是企業管理者與投資者進行談判的關鍵因素。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期權的定價通常是公司與股東之間的一個矛盾。一般說來,期權定價不宜超過私募價格的20%,否則,一方面會影響到公司報表的“好看”程度,另一方面,如果股價跌至期權價格以下,會導致公司僱員的流失。
第三,還要有非常良好的溝通技巧。因為私募與兼併收購有所不同。兼併收購買方只有一個,而私募則往往要面對多個投資者,每個投資者的投資需求各有差異,需要一輪一輪地談判,溝通的目的就是要為大家找到一個利益平衡點。
二、資本大鱷的人格魅力
1、獨立人格多數私募大鱷都具有極強的獨立人格,他們認為最高智慧的誕生必須有著強烈的追求和自強不息的創新精神,具有豐富的人生經歷,我國私募行業的成功者多數文憑並不是很高,但是幾乎所有人都是行過萬里路的,決策有主見,但不固執。
2、私募大鱷在總結人生時,認為無論是事業還是人生,一個人注意培養提高自己的下列九個方面的素質,就距離成功的目標更近一些。這九個方面指的是,鳴、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