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1/4 頁)
作者:李元悌
申明:本書由霸氣 書庫 (。。)自網路收集整理製作;僅供預覽交流學習使用;版權歸原作者和出版社所有;如果喜歡;請支援訂閱購買正版。
諸葛亮生平
諸葛亮,字孔明,公元181年出生于徐州琅琊郡陽都縣(今山東省沂南縣)。他的先祖諸葛豐在漢元帝時曾任司隸校尉,諸葛家族在當地屬於名門望族。
諸葛亮的父親諸葛□任太山郡丞,但在諸葛亮八歲時就過世了。諸葛亮和他的哥哥諸葛瑾、弟弟諸葛均以及兩個姐姐從此都靠他的叔父諸葛玄撫養成人。
諸葛亮的幼年時期,正是東漢王朝極度腐敗、民不聊生的時候,並且自然災害不斷髮生。人們飢寒交迫,走投無路,終於在公元184年爆發了黃巾農民大起義。
諸葛亮九歲時,西涼豪強董卓帶兵進京廢掉少帝,另立獻帝,控制了東漢政權。野心勃勃的其他豪強借口討伐董卓紛紛起兵,從此開始了豪強割據、軍閥混戰的大亂時期。
諸葛亮13歲時,曹操攻打當時佔據徐州的陶謙,使諸葛亮的家鄉面臨毀滅之災。為了躲避戰亂,諸葛玄帶領諸葛亮、諸葛均和諸葛亮的兩個姐姐輾轉半個中國,到襄陽投靠荊州牧劉表。諸葛亮到襄陽後開始住在城內,在城南的學業堂裡讀書。17歲時,他的叔父諸葛玄去世了,他就在城西的隆中山定居下來。
少年的諸葛亮離鄉背井,不僅親眼目睹,而且親身經受了混亂時代的災難,渴望安定,渴望統一,決心為消滅豪強、重建統一的國家而奮鬥。為此,他在隆中生活時博覽群書、廣交士林,密切關注國家的局勢;他自比管仲、樂毅,立志為重建強大的國家做出貢獻。
當時,襄陽是荊州的首府。荊州管轄南陽、南郡、江夏等七個郡,轄區相當於現在的湖北省、湖南省、河南省的南部和廣東、廣西的一部分,因而襄陽幾乎成了當時南部半個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士民富庶,文化教育也很發達。同時,襄陽還是聯絡南北的重要驛道,勾通東西的漢水也在這裡彙集交叉,襄陽成了重要的水陸交通樞紐,因而也就成了資訊的中心,容易瞭解到天下大事。
由於中原處處戰火,一片焦土,那裡的縉紳、士人紛紛逃到襄陽避難,一時,襄陽文人薈萃,集中了各地的俊傑。僻靜的隆中山莊與襄陽近在咫尺、息息相通,這些有利條件為諸葛亮的成長提供了良好的客觀環境。
諸葛亮的叔叔諸葛玄和荊州牧劉表是故交,他們一家來到襄陽後,受到劉表的特殊照顧,很快和當地的名門建立起密切關係。諸葛亮的姐姐嫁給了襄陽德高望重的大名士龐德公的兒子龐山民;號稱鳳雛的龐統是龐德公的侄子;諸葛亮的另一個姐姐嫁給了蒯祺,蒯祺是襄陽大豪族蒯氏的一員;諸葛亮的妻子是沔南名士黃承彥的女兒,他的岳母和劉表的妻子是親姐妹;當時統管荊州軍馬的蔡瑁是諸葛亮妻子的親舅父;穎川司馬徽、徐元直、汝南孟公威、博陵崔州平等和諸葛亮都是最要好的朋友。諸葛亮的這些社會關係,無疑對他各種知識的獲得起了重要作用。
得天獨厚的客觀環境孕育了有逸群之才、英霸之氣的諸葛亮,經過他自己的刻苦努力,很快具備了將相之才,被人們譽為“臥龍”。公元207年,身處厄境而壯心不已的劉備三次到隆中來拜請諸葛亮,向他請教統一天下的計策,邀請諸葛亮出山幫他完成統一大業。諸葛亮從政治、軍事、地理、人事等方面精闢地分析了國家的形勢,建議劉備先佔領荊州、益州為根據地,與西南少數民族搞好關係,和佔據長江下游的孫權結成聯盟,共同對抗已經統一北方、力量雄厚的曹操;內修政理,積蓄力量,等待有利時機,到時從荊州和漢中兩面夾擊中原,以實現統一國家、重振漢室的目的。這就是著名的隆中對。此後的歷史證明,這是一個具有遠見卓識的正確的策略。
諸葛亮自從公元207年接受劉備的邀請,登上政治舞臺以後,就再也沒有回過隆中故居。公元208年, 曹操率兵攻打荊州, 諸葛亮隨劉備敗走夏口今漢口), 在敗軍之際、危難之間,諸葛亮挺身出使東吳,締結孫、劉聯盟,取得了赤壁之戰的勝利,使劉備佔領了荊州四郡。公元221年,蜀漢帝國建成,諸葛亮擔任丞相。劉備死後,諸葛亮總統國事,他厲行法治,結好孫權,南征北戰,直至公元234年病死於北伐前線五丈原軍中,享年54歲。
諸葛亮雖然沒能實現統一國家的夙願,但透過不懈的努力,為我國西南地區的開發和國家統一作出了一定的貢獻。他的聰明才智和鞠躬盡瘁、死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