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1/4 頁)
判磯嗨朗�@習儺彰揮邪旆ǎ�緩糜猛��俠��煌�俠淳褪俏辶�觥@套爬套牛�鋈環⑾忠桓鍪�迨�址逝鄭�路�洗髯漚��牧煺攏�鋈淮湧詿�鐧舫鮃桓鏊���乃秸攏�廈嬗米�蹇逃欣釷匚��鱟幀�
“李守維被找到了!”戰士們興奮地呼喊著,奔走相告。
這就是那個要把新四軍趕到長江裡喝水的反共“英雄”,李守維到頭來沒把新四軍趕下江,自己卻被趕下河,喝足了水!
10月6 日早晨,新四軍從繳獲的第三十三師電報中得悉,韓德勤派海安第一一七師之七○一團,經由分界增援黃橋。
粟裕迅速判斷,頑軍第七○一團尚在營溪附近,當其得知第三十三師被消滅後,必定會退回營溪和海安。於是他馬上命令第二縱隊,趁敵退縮前,立即向營溪追擊。
果然,敵七○一團得悉第三十三師被殲後,轉守營溪。我第二縱隊追至營溪,將其包圍,激戰半天,殲其大半,殘部向海安方向潰逃。
韓德勤糾集來的各保安旅團見勢不妙,也爭先恐後地撤退。
海安是個十字路口,控制海安能割斷如皋、南通、海門、啟東四縣頑軍與海安以北頑軍主力的聯絡。
粟裕立即下達追擊命令:不顧傷亡,不計俘虜,佔領海安就是勝利!
粟裕也隨部隊向海安方向追擊。這時的戰士已三四天沒有睡覺,整一天沒有吃飯了,大家非常疲勞,四小時只跑了十里路。粟裕也已經六、七天沒有很好地睡過覺了,騎在馬上上眼皮不住地與下眼皮打架,快行至海安時,一下子從馬背上摔了下來。
戰士們看到粟裕如此疲倦仍堅持追去,士氣大振,逢水過水,見橋奪橋,邊打邊追,直奔海安。海安的頑軍聞風而逃,我軍順利佔領海安。
至此,頑軍第八十九軍及獨立六旅幾乎全軍覆沒。
韓德勤見大勢已去,帶著僅剩千餘人的殘部逃往興化,此後一蹶不振,從蘇北政治舞臺上消失了。
黃橋決戰以新四軍大捷而告終,共殲頑軍主力十二個團,保安第十六旅全部,保安第三十三師第五旅各一個團,合計一萬一千餘人。頑軍主力全軍覆沒。中將軍長李守維、中將旅長翁達及旅長、團長數人斃命,俘師旅團各級軍官十餘名,下級軍官六百名。繳獲長短槍三千八百餘支,輕重機槍一百八十九挺,迫擊炮五十九門,以及大量彈藥和軍需物資。
黃橋戰役是新四軍歷史上空前的勝利。訊息傳到延安,毛澤東連聲叫好。
兩個月之前,華北八路軍在朱德、彭德懷的指揮下發動了百團大戰。毛澤東把這兩個戰役作為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的轉折點標誌。
9 月,八路軍總部得悉黃橋戰鬥打起來的訊息後,便派部隊南下支援。
隊伍撤開幾十路縱隊,浩浩蕩蕩,渡過老黃河、鹽河。齊頭並進,向南奔去。
路上大河架橋,小河涉水。這裡都是水網地帶,河流之間是一塊塊毗連阡陌的稻田。部隊都是北方人,不適應這種環境,都很怕水,但由於支援新四軍心情急切,也顧不得這許多了。中途訊息傳來,黃橋戰鬥勝利結束,新四軍大獲全勝,戰士們更是振奮鼓舞,進軍更加神速了。自出發之日起僅僅一個星期左右的時間,就到了白駒、劉莊一帶。
這時,新四軍在黃橋戰鬥之後,也舉兵北進。新四軍向北,八路軍往南,這兩支英雄的部隊,兩股抗日的洪流,在白駒、劉莊會師。自此,南下的八路軍也歸新四軍蘇北指揮部統一指揮。
在方圓幾百裡的平原上,北起隴海鐵路,南達長江,西到運河,東到黃海邊,都在新四軍的控制之下。廣大的蘇北抗日根據地終於成功地開闢了。
不久,在海安,召開了蘇北第一次參政會,成立了“蘇北行政委員會”
和各縣的民主政府,在團結、抗日、民主的總方針指導下,透過了實施民主政治,改善人民生活等議案,並選出朱履先為議長。各地的“農抗會”、“工抗會”、“婦抗會”、“青抗會”也紛紛成立並展開工作。從此,蘇北根據地像初升的太陽欣欣向榮,放射出了勝利的曙光。
為慶賀蘇北抗日根據地的建立和八路軍、新四軍會師,紀念這歷史上燦爛的一頁,陳毅揮筆寫下《與八路軍南下部隊會師,同志中有十年不見者》一詩:十年征戰幾人回,又見同儕並馬歸,江淮河漢今誰屬?
紅旗十月滿天飛。
第七章反掃蕩破清鄉天兵降車橋1940年9 月27日,德、日、意三國在柏林訂立了“軍事同盟”。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