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4/4 頁)
草鞋的材料,也沒有打草鞋的時間。有的撕塊破布把腳包起來,有的乾脆赤著腳。為了防備反動民團的襲擊,部隊有意避開大道和城鎮,專在山間小路上穿行,夜裡露宿山野,身子底下墊些草或樹葉。寒冷、飢餓折磨著將士們,痢疾、瘧疾一天天增多,又沒有藥物治療。有的同志晚上睡下,天明就再也起不來了。
粟裕回憶這段艱苦卓絕的歲月時說:嚴酷的鬥爭現實,無情地考驗著每一個人。那些經不起這種考驗的人,有的不辭而別了,有的甚至叛變了。不僅有開小差的,還有開大差的,有人帶一個班、一個排,甚王帶一個連公開離隊,自尋出路去了。①那些原來有實權的帶兵的中高階軍官差不多相繼自行離去,給部隊造成了極大的困難。到信豐一帶時,只剩下七八百人。
在起義部隊生死存亡的艱難時刻,粟裕看到,朱德和陳毅對革命充滿了必勝信念,他們堅決率領這支革命隊伍,堅持武裝鬥爭的道路,成為整個部隊的中流砥柱。
那個時代,舊軍隊裡官兵之間等級森嚴,生活待遇懸殊。但粟裕看到身為軍長的朱德卻過著和士兵一樣的簡樸生活,和士兵一樣吃大鍋飯,一樣穿灰色粗布軍裝。行軍時,朱德有馬不騎,和士兵一樣肩上扛著步槍,揹著揹包,有時還攙扶著傷員、病號。
陳毅是七十三團指導員。在起義隊伍的危難之際,與朱德同心戮力,和那些悲觀動搖企圖逃跑的人進行了不調和的鬥爭。
據粟裕回憶,當時黃埔軍官學校出身的一些軍官,找陳毅表示要離開隊伍另謀出路,並且勸陳毅和他們一起離隊。他們說陳毅是知識分子,沒打過仗,沒有搞過隊伍,他們則是搞隊伍的,現在隊伍不行了,碰不得,一碰就垮了。與其當俘虜,不如穿便衣走。這些軍官中間,就有當時任七十三團七連連長的林彪。當部隊離開大庾時,他和幾個動搖分子脫離部隊,向梅關方向開了小差。因為地主挨戶團在關口上把得緊,碰到行跡可疑的人,輕則痛打,重則殺頭。林彪感到走投無路,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