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1/4 頁)
螅��###批准,這所學校在三年前正式宣告成立。目前已有學生一百人左右,該學校的主要負責人之一是中國老一代著名作家老舍的兒子………舒乙先生。據說該校學生的一大功課就是背唐詩、宋詞、詩經以及三字經等中國古典文獻。據舒乙先生說:這些孩子背起這些來倒背如流,話語間舒乙先生充滿了自豪。為了讓這些孩子避開世間的紅塵而潛心背書,舒乙先生他們把學校設在了離北京市五十公里遠的懷柔縣一個風景秀麗的地方。可以想象:在那樣一個“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鐫永景緻中,孩子們那朗朗的背書將會是給人以一種怎麼樣感覺,恍若隔世?還是世外桃源?
我不知道這所學校能培養出什麼樣的孩子來,是秀才、狀元、還是舉人?
陝西電視臺《開壇》欄目主持人,一位我認為是目前中國所有電視主持人中最有學術水平的主持人,他叫郭宇寬,曾經是上海復旦大學一位很出色的辯手。他有一次請舒乙先生到《開壇》節目作客。郭宇寬曾這樣問舒乙先生:“假如有一天,您那個學校辦在鬧市,您的這些學生在您的課堂背誦的四書五經,一走出學校,碰到的全是什麼忍者神龜、變形金剛,或者說相去甚遠的東西,再也靜不下心來背誦那些國學了”怎麼辦?
舒乙先生是這樣回答的:“我想我們學校是不會辦在鬧市的。鬧市不行,還是要有一定的距離好。”
一位美學家說:距離產生美。
但是,人是終究要在現實社會中生存的。誰能確定這些把四書五經背得滾瓜爛熟的國學“高手”們,當他們走向社會面對完全是一種洪水猛獸般誘惑的時候,他們能坐懷不亂?當他們面對一個窮兇極惡的罪犯時而昂首高頌“人之初,性本善”?如果連當下的誘惑已經抵擋不住,難到還能指望二十年後再相會?
我本人不看好這樣的學校,儘管我對舒乙先生他們的良苦用心表示欽佩和讚賞。但,這只是一個美麗的夢。儘管這個夢非常誘人。因為用《四書五經》來作為精神補鈣的一種方法,它已經背離了當下在全球化浪潮衝擊下中國的實際國情。儘管我本人對中國國學的博大精深佩服得五體投地,併發誓要以更高更深的視點來解讀中國精神的千年之迷。但是我們有一個無法逃避的現實,那就是:國學如果作為一種文化遺產,它應該而且完全有必要去延續並實現她的歷史和文化價值。但是作為一種當下的價值,那麼我們已經沒有選擇國學的任何機會了。因為我們已經被溶入到了一個世界性的範疇;因為我們中國人自身的話語系統已經隨著我們思維方式的西化而成了西方文明的同盟者;因為從我們從嘴裡飄出來的很多慷慨陳詞實際上早已是西方文明的話語;因為我們社會發展的很多目標已經是以世界性的目標來度量了;因為現在我們每天說的與時俱進是以格林尼治時間為標準的;因為我們加入WTO是以一種世界性規則來履行自己義務的;所以,我們已經身不由己了。因此我們也就無法選擇別道了。我不知道這是一種幸運還是一種悲哀,反正從今往後我們都必須大踏步地跟著這個世界的步伐朝前走。否則我們就無路可走。
再回首雲遮斷歸途
再回首荊棘密佈
今夜不會再有難捨的舊夢
曾經與你有的夢
今後要向誰訴說
再回首背影已遠走
再回首眼淚朦朧
留下你的祝福寒夜溫暖我
不管明天要面對多少傷痛和迷惑
曾經在幽幽暗暗反反覆覆中追問
才知道平平淡淡從從容容才是真
再回首恍然如夢
再回首我心依舊
只有那無盡的長路伴著我
這是臺灣歌手姜育恆演唱的一首老歌叫《再回首》,那種憂愁,那種無奈,那種割捨不下的情懷充滿了一種傷感。也許只有當我們在遠走的路途中精疲力竭的時候,也許只有當我們越過山坡穿過溪流棲上枝頭面對一道徇麗晚霞的時候,再回首:秋水與長天一色;再回首:落霞與孤鶩齊飛;再回首:才知道平平淡淡從從容容才是真……
珍愛生命
神說,地要長出青草和結種子的蔬菜,各從其類,以及結果子的樹,也各從其類,果子都包著核;事情就這樣成了。
於是,地長出了青草和結種子的蔬菜,它們各從其類,還有結果子的樹,也都各從其類,果子都包著核;神說,這很好。
神說,水要多多滋生有生命之物;要有雀鳥在地面以上、天空之中飛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