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3/4 頁)
我幹什麼都可以這不行嗎?我們病了,我們真的病了,而且我們還病得不輕!一個本身各種資源都缺乏的國家,卻在一個勁地鼓勵大家都去爭搶一種資源。當一個民族用金錢和職業來劃分一個人貴賤的時候,那麼恰好證明這個民族在精神上具有一種變態的“戀物癖”傾向。也正因為如此,在中國的一些地方就出現了有人強行讓沒有任何違法行為的民工抱頭蹲在地上的世紀壯舉!
2003年2月17日的《北京青年報》上,刊登了一篇題為“名校太少誘發教育腐敗”的文章。該文寫道:
日前公佈的《中國教育與人力資源問題的報告》指出,目前我國尚處於教育總體供給能力不足的狀況,其中突出的表現是優質教育資源嚴重匱乏,數量之稀少的“名校”、“好校”與希
……
這份報告指出,優質教育資源匱乏的原因在於受政府公共財政投入及教育總供給能力不足的等因素的影響。沒有足夠資金的扶持,好的學校無法建設、優秀教師流失嚴重,而且由於家長的取捨在學校發展上形成了“好的越來越好、差的越來越差“的馬太效應,更加劇了匱乏的趨勢。
報告指出,優質教育資源匱乏的直接結果是擇校矛盾突出、亂受費屢禁不止,並帶來教育腐敗和辦學非均衡化等一些深層次問題,甚至引發了教育違紀、違規事件,種種示失範行為正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
腐敗,如果進入了教育領域,那麼我們幾乎就已經沒有潔淨的空間了。因為這已經是最後一個領地了。而之所以出現如此無一漏網的價值觀整體滑落,就在於我們如今已經被剝奪了一種多向度的感覺通道,因此我們的知覺機能已經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毀滅性打擊。我們腦子裡只有一種觀念,那就是人生必須要取得成功,而這種成功就是最大程度地獲取財富和金錢! 因此比爾·蓋茨就成了當今中國人的精神教父。
我們一生下來就不是孩子
有一箇中學生在網上憤怒地寫道:
我整日在學校與家這條線上奔波,似已麻木!學習!本是快樂的事,但為何我這麼痛苦, 制度呀!摧殘人性的制度!我整日受制度的洗腦,變得面無表情,心無感觸!如機器一般, 而教育的根本就是將我們變成機器! 但!我們就一定要成為機器嗎?不!我們要反抗!推翻應試教育制度!永不屈服!!
我們必須反抗,不反抗的後果是什麼?接受更為摧殘人性的制度的迫害!
讓我們聯合起來,為推翻應試教育制度而奮鬥!而抗爭!
“我們一生下來就不是孩子”,這句話是餘秋雨先生說的。一個僅僅十幾歲的少年就已經如此精神疲憊心無感觸了,在一付面無表情的愁苦臉上,他實在是過早地體驗了一種心靈的萎頓。這種麻木、這種心無感觸以及抑制不住的吶喊,恰恰是人的天性、興趣被剝奪的必然結果。
2003年2月15日,一個叫韓湘子的16歲中學生在“全球教育網”上發表了一篇題為《寂靜的絕想》的文章。讀畢之後,我心裡感覺非常沉重:
發表時間 察看該作者文章 我今年只有16歲 但是我的心有60歲
美麗的東西是轉瞬而逝的,美麗的生命總在夾縫中生存。
——題記
這天下午,我獨自在公園散步,心情孤靜而寂寥。
公園裡的花兒謝了——冬天來了。我的心也即將枯萎了。花兒謝了是為了明年再開,而心枯萎了,還有再萌發的時候嗎?
我覺得心情更加淒涼了,不禁想起了一首詞:
“凌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錦瑟華年誰與度?月橋花院,鎖窗朱戶,只有春知處。 碧雲冉冉蘅皋暮,採筆新題斷腸句,試問閒愁都幾許?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宋朝賀鑄的《青玉案》
春天,彷彿那麼的遙遠。雖然現在不是梅雨綿綿,但我的心裡,早已下起了雨。
我的心要枯萎了,為什麼呢?我對這個世界絕望了。我看穿了這個世界的冷酷無情,看穿了它的虛偽。我更害怕,更怕這樣痛苦的活下去。
我害怕明亮。我怕那明明的光會照射出我的全部秘密啊!可我又害怕漆黑,那濃濃的黑會把我本夠壓抑的心再次壓得薄如一張蒼白的紙。是了;又到了黃昏,天暗了下來,月亮出來了,路燈也亮起來了。昏黃的燈在秋天的夜裡似睡非睡地籠著一圈光,也籠住了我寂寞的心。
人,是這個世界的主宰,可又是那麼陌生,那麼虛偽的動物!在一大群滔滔不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