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3/4 頁)
不需要拿出什麼證據,但為了消除謠言的惡劣影響,他還是做了一些事情。
首先他遣派使節到趙國施加外交壓力,督促他們查辦造謠者,並阻止謠言的進一步傳播。其次,在國內,他頒佈法令,議論王室並傳播謠言的人,一律滅族。一時間令行禁止,國內一片肅然。
謠言就是謠言,永遠成不了事實,尤其在強權下,根本沒有生存的空間,可是有一個人卻活躍了起來,他就是王弟——成蟜。
26。虎落平陽被犬欺
當成蟜聽說哥哥嬴政其實是趙姬和呂不韋的私生子後,他對此嗤之以鼻,認為這純粹是無稽之談。可謠言聽得多了,也會變質的。當你身邊的人都在說著一件事情,不管它是不是真的,你都會被左右視聽。
每天被這種東西折磨來折磨去,何況又關乎秦國的血脈,成蟜便派出密探,偷偷潛入趙國,找到趙國當年認識呂不韋和趙姬的人。結果,大家的說法是一致的,趙姬雖然是呂不韋送給父親的,但在送給父親之前,趙姬和呂不韋有染,並且已經懷有身孕。
成蟜又回憶起呂不韋對嬴政好像父親一樣的寵愛,嬴政還尊稱呂不韋為仲父。再加上,他也聽母親說起過,在父親死後,呂不韋和趙姬好像還有來往。
結果,成蟜越想越氣,他可以忍受自己不當王,但不能忍受那個背叛自己父親的女人的私生子當王。一時間,他的胸腔中充滿了怒火和豪情。憤怒的是他尊敬的哥哥竟然欺騙他,豪情的是他要保護秦國的王室血脈,他要當大秦的王。
人往往在一念之間,便會走偏了方向。從這一刻起,成蟜便被這個念頭所左右。他開始籠絡士人,尋找能人志士為自己奪取大秦江山出謀獻策。
成蟜沒有想到他的一切舉動都被一個人在暗中冷冷地盯著,這個人就是呂不韋。
在呂不韋的眼裡,成蟜還太嫩了些。如果沒有這個謠言,呂不韋並不十分重視成蟜的行動。但是現在,如果大家都相信這個謠言,那成蟜將是一個可怕的對手。因為成蟜是嬴政唯一的弟弟,是唯一一個可以和他爭奪王位的人。相當初,如果不是莊王在臨終前立嬴政為太子,相信成蟜背後的勢力絕對不會輕易就把王位讓給嬴政,現在機會又出現了,這股勢力又開始蠢蠢欲動。
呂不韋開始夜不能寐,他不能明目張膽地對付成蟜,但是危機在即,又不能放任成蟜擴大勢力,進而威脅到嬴政的地位。
必須儘快拔掉這顆釘子,呂不韋想到了李斯。
自從李斯當上了長史以後,和嬴政的關係越來越親密,和呂不韋的來往就越來越少了。但是兩個人還是偶有來往,在朝堂上碰見了,還是比較親熱的。
這天,呂不韋又請來了李斯。在探聽了嬴政最近的一些動態後,便對李斯說起了近日的煩惱:擔心成蟜有不軌的行為,當然,不是空穴來風,呂不韋早就收集了一系列的證據。
李斯點點頭,說:“還是相國細心,如果發現的晚了,後果恐怕就不堪設想了。”
呂不韋接著說:“是啊,可是怎樣才能乾淨利索地除掉成蟜,還請先生獻策。”
李斯想了想,說道:“成蟜畢竟是王弟,沒有確鑿的證據,恐怕不能說服秦王。不過,相國不用擔心,我有一計……”
一個是當朝的權臣,一個是嬴政的紅人,從這一刻起,成蟜便被這二人判了死刑。
當呂不韋把成蟜的反常舉動呈報給嬴政後,嬴政打死也不相信弟弟會站在自己的對立面,畢竟,二人的關係一直比較親密,成蟜在嬴政心中永遠是個長不大的小弟弟。不過,自從呂不韋給嬴政掏了耳朵後,這些話便一直在嬴政的耳邊迴盪,生性狐疑的他也開始重新審視這個年輕的弟弟了,畢竟他是威脅自己王位的唯一一個有實力的人。
等事態平穩一些後,嬴政長舒一口氣,自己的王位依然固若金湯,不過,他還是分別召見了大小官員,摸摸他們究竟是什麼態度。這種表立場和決心的機會,官員們自然不會放過,紛紛痛斥謠言,誓表忠心。成蟜最後才被嬴政召見,他不等嬴政說話,便神情激昂,請求帶兵攻趙,活捉趙王,押來咸陽問罪。
聽到弟弟這番慷慨激昂的言論,嬴政自然要誇獎一番,但最後還是沒有讓他帶兵打仗,因為嬴政有自己的算盤,他要讓成蟜永遠只有一個空空的將軍頭銜,不給他建功立業的機會,這樣的話,他的威脅力就大打折扣了。
此刻,嬴政只想把他困在籠中,畢竟他是自己的親弟弟。
可猛虎已經成形,鐵籠能困他多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