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3/4 頁)
餐廳外的白色門廳裡,在裝在一堵牆上的一塊藍色大資訊螢幕前停下來。下面有一塊控制板,可以把資訊輸入螢幕。
顯示在螢幕上的新問題用的是橘黃色粗體字母,就是那個把我們帶到這裡來的大問題:“冰柱是誰豎起來的?”
但人們作出的回答自然都是些玩笑。
在螢幕中心有人用紅色手寫體敲人了:“上帝。”
另有黃色字型顯示的“一顆冰晶流星的遺留物”。
在一個角落裡有扁長的綠色字母:“尼德蘭德。”
下面又有人反對說:“不對,是另外一位外星人。”
看到這兒我笑了。
還有一些其他的回答(其中我最喜歡的一條是“冥王星是另外一個星系傳送過來作為資訊的行星”),不過大部分在冰柱發現之後、尼德蘭德公佈他在火星的研究成果之前的那年裡就有人提出過了。
瓊斯走近控制板。“我有一個新答案,”他說,“用什麼字型呢?就用黃色哥特體吧:‘冰柱乃史前文明遺蹟。’……這是瓊斯的基本論點,即人類起源不在地球,在早期就已經有了航天技術……但其上雕刻乃戴維達夫星際飛船所為。”
我責備他說:“瓊斯,你又來了。這些答案中有多少是你的名堂?”
“最多一半。”他說。看到我絕望的表情,他咯咯地笑了,我也不禁笑了起來。但在進入公共餐廳之前我們又都換上了一本正經的表情,嚴肅地皺著眉頭。
在餐廳裡,巴克思·尼米特和他那些研究隕石微粒的人們都坐在一張餐桌前,和布林斯頓博士一起用餐。看到他我就立即止步,往廚房走去。
我和瓊斯挑了餐廳另一端的一張餐桌坐下來吃飯。
瓊斯研究進化論和史前史,是在整個太陽系都出了名的異端學者。他盤子裡除了幾個蘋果什麼也沒有。在他在小行星伊卡諾恩的家裡,有一條食譜規則宣稱:任何食物都不得以犧牲另一“生命系統”為其代價。
這一條瓊斯一直堅持。他特別偏愛蘋果,三兩下就把它們吃光了。
我剛要吃完我要的炒雞蛋時,布林斯頓博士走了過來。
“多雅先生,你總算出了房門,真令人高興,”他大聲說,“你不該老把自己關起來!”
其實我經常出來參加聚會,不過當我出來時總是很小心地避開布林斯頓。現在我明白了為什麼。
“我在工作。”我說。
“啊,我明白了。”他笑了笑,“希望那不至於使你參加不了我們小小的系列講座。”
“你們的什麼?”.“我們正組織一個系列演講,希望每人都能參加。”那些搞微隕石的人這時都轉過了頭來看著我們。
“每個人?”
“呃……每個代表了對這個問題持一種不同看法的人。”
“有什麼意義呢?”
“什麼?”
“有什麼意義呢?”我重複了一遍,“這船上每個人都瞭解其餘所有的人就冰柱問題寫了些什麼,說了些什麼。”
“但是在學術報告中我們可以就所有這些見解展開討論。”
真是學究式的想法。“學術報告什麼也做不成,只會是一大堆爭論、互相指責和舊話重提。我們混戰了多少年了,也沒有誰改變觀點。現在我們正要去冥王星看個究竟,弄清冰柱到底是誰所立。為什麼還要讓大家把已經說過的話再重複一遍呢?”
布林斯頓的臉漲得通紅:“我們是希望能說出新東西來。”
我聳了聳肩:“也許有可能吧。聽著,儘管放手搞你們的演講會,不必把我算進去。”
布林斯頓停了一下。“如果尼德蘭德在這裡,”他沉思地說,“那倒也沒什麼。可現在呢,缺了兩個主要的理論家。”
我感到對他的不投機感一下子變成了嫌惡。他知道我和尼德蘭德之間的關係,所以用這話來刺我。
“是的,呃,尼德蘭德以前也去過冥王星。”他確實去過,不過很可惜他沒有好好利用那次機會。
他們什麼也沒做,只是立了一塊紀念碑,紀念那些被他發現的小行星採礦員們進行的那次星際探索。那時候,人們對他的解釋深信不疑,甚至沒有想到要挖開地面去看看。
“即便如此,如果這次探險將證實或推翻他的理論的話,相信他也會想參加的。”他感覺到我心中的不快,聲音越來越大,“告訴我,多雅先生,尼德蘭德教授是以什麼作為藉口不加入我們的探險呢?”
我久久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