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2/4 頁)
(因為在岸上是永遠無法學會游泳的!),而是把一切力量投入到在談專案上,儘快拿下一兩個專案。
一百五十年前,德國偉大的農學家利比希發現了植物生長過程中的短缺元素定律。這個理論主要有以下五點內容:
1.任何一個植物的生長都需要一定的元素,例如:鉀、氮、磷酸等。
2.在某一個時期,植物缺少的只是某一種元素。這個元素被利比希稱為短缺元素。
3.只要增加這個短缺元素,植物會有一輪新的生長,人們不必去做任何其它的事情,植物就能依靠自己的自我組織能力成長。
4.不缺少的元素即使增加再多對植物的生長也沒有用處。通常會有負作用,例如太多的磷酸會燒壞植物等。
5.短缺元素永遠在變化當中:在補足了原來所缺的元素之後,總會有新的短缺元素產生。
應用利比希的發現人們造出了化肥,而化肥的產生使人類糧食的生產能力在短短的十年內提高了十倍,在此之前人類用了1800年才達到同樣的結果。也正是因為這個發現,馬爾薩斯的人口極限理論也失去了其基礎。
你一定發現了短缺元素這個自然規律實際上可以指導我們管理企業:管理者最重要的任務,是發現自己企業在某一個時期內的短缺元素,集中所有的力量補充它。
在我們的例子中,A公司最為急迫的是拿到專案。這好像是一件顯而易見的事情。但奇怪的是,大部分的管理者在日常的工作中不會運用這樣一個簡單的原則。幾乎每個人都在追求各個方面的完美,卻幾乎沒有力量花在自己最短缺的地方。或者一個管理者找到了一個讓他取得階段性成功的短缺元素,就以為這是一個不會改變的成功之道。而事實上,一個讓我們取得階段性成功的原因,在其最成功的時候,就開始不再重要了。
A公司在拿到了幾個大專案後,它的短缺元素馬上就發生了變化:是否有足夠的、合格的工程人員,高質量地完成工程專案。這個時候,花在拿專案上的力量越大,對這樣一個公司的危險也越大。
管理,其實很簡單:就是不停地尋找並補充你的短缺元素。
宋博士管理微博
◎三亞在久旱之後,下了一場大雨。我早上起來感覺周圍的樹和草,甚至連鳥都比前些天有精神了。這讓我想起“短缺元素定律”。缺水的時候,給植物再多的養分都是無用的。老闆的任務,就是不斷髮現自己公司的短缺元素,並想盡一切辦法補充它。
◎一個公司的短缺元素是什麼?可能是方向,可能是好產品,可能是合適的人才,可能是營銷方法。但很多公司這些都有,缺的是培訓,是培訓系統。
電子書 分享網站
不要讓自己成為公司的瓶頸
如果一個管理者意識不到這個問題,不明白為公司培養人的責任,就很可能成為公司的瓶頸,極強的個人能力就會成為公司的一個負擔。這個問題的解決在於讓管理者學會“授權”,在於部門經理學會把大部分自己緊抓不放的事情下放給部門內其他人做。
年終時和公司二十多位中高層管理者在三亞開預算會議,發現很多部門最大的問題就是部門經理本身往往是發展的瓶頸。公司不缺潛在的市場,也不缺現成的客戶,好想法很多,可以做的事情也很多,但很多事情做不下去。
究其原因,往往是部門經理可以做的事情很多,但他個人根本做不了那麼多,他又放不下去。所以很多值得做的事情就擱淺了,部門領導僅僅在做“必須”做的事情。的確,如果公司骨幹為了工作經常不能好好睡覺,你怎麼忍心要求他做更多呢?
很多公司有同樣或類似的問題:一方面是市場潛力很大,另一方面是公司內部的管理人員瓶頸阻礙你抓住市場機會。這個問題最可怕的地方是,公司裡最能幹的那些人反而是公司最大的瓶頸。
為什麼會這樣?一個原因是能幹的人往往太相信自己個人的能力,太追求完美。這樣的人反而不會像一個自己不是很強的人那樣更會利用別人的力量,幫助自己做好整個部門的事情。這個問題的解決當然在於讓管理者學會“授權”,在於部門經理學會把大部分自己緊抓不放的事情下放給部門內其他人做。
但如果你給部門經理提這樣的“授權”建議,你馬上會發現這是一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的事情。你會聽到部門經理許多無法放權的理由:
1。還沒有人能像我一樣,我還找不到可以教會的人。
2。我如果現在就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