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2/4 頁)
乞討善全球的國際收支狀態。
(8)離岸金融市場加速了國際資本流動,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國際資金使用效率,從而能夠更加有效地配置全球資金資源。
(9)離岸金融市場的存在破壞了各國國內金融政策的推行,削弱了金融政策效應。
(10)流動資本過剩,全球流動性過剩的局面。
這篇札記是何新的讀書札記,原文參看《離岸金融市場研究報告》(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研究小組編)。
(2008年4月——6月閱讀筆記)
▲虹▲橋▲書▲吧▲。
第21節:第十篇:對當前國際金融危機(1)
第十篇:對當前國際金融危機
的幾點看法
對目前愈演愈烈的國際金融危機,本來不準備發表看法。
(1)一些基本觀點和形勢預測,在過去的幾本書中都已談過。近年的形勢發展似在意料中。
(2)目前在國內傳媒佔據輿論主流地位的議論是庸俗經濟學。對這場金融危機,多數議論仍只是對美國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主流經濟思潮作出應聲蟲式的回應。不值得對其作認真討論。但是,考慮到當前這場危機仍日益深化,對我國的經濟前途影響日深,如對其走向與本質認識不清,可能導致國家命運的重大轉折、因此,寫出以下幾點意見,僅供領導參考。
一
世界經濟在90年代將面臨二次大戰後50年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這一點,筆者在1990年前後的一系列研究中曾有預測:
①“去年東歐事件後,有人認為世界資本主義正在進人其黃金時代。而我個人的看法卻正相反。依我看,從現在起,向下看今後10-20年,整個世界資本主義的經濟體系,可以說正在遇到其有史以來最深刻、最嚴重的總體性危機。”(1990年12月11日人民日報第一版《世界經濟形勢與中國經濟問題》,何新與日本S教授談話錄。)
(這個觀點發表後,當時曾被香港報刊抨擊及國內一些學者嘲笑。)
②“1991年以來,世界資金市場激發熾熱的金融投機活動,再度形成股市膨脹的‘金融肥皂泡’。但是,全球性的生產能力過剩,導致工業利潤率下降,失業率上升,正從深部損害著世界各國的產業經濟。從長遠趨勢看,在世界經濟當前的表面活力下,潛伏著極其深刻的危機。考慮到世界經濟的全面態勢和近十年來的基本趨勢,有根據認為,資本主義世界經
濟可能正在進入歷史上第三次經濟大衰退的下降低谷。90年代很可能發生全球性結構性的金融危機,也是資本主義經濟史上最嚴重的一次大危機。”
(人民日報1992年1月24日《內部參閱》增刊第一期。)
二
因此,認識當前這場國際金融危機,應具有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的眼光。我個人認為這場危機遠未走到盡頭,我估計其在明年將深入到歐美地區,將進一步直接震撼美國。這個危機能夠在幾年前被預測,說明其爆發不是偶然的,而具有某種客觀的必然性。現在可以說,當前這場危機,最初由美國跨國金融投機集團對東亞發動,但其結果,卻是美國統治集團始料未及也不能控制的,而且已經引火自焚,嚴重地危及美國自身。因此,發動這場危機的始作源者,甚至在美國國內也受到了抨擊:當代美國主要經濟評論家庫特納(RobertKuttner)最近即指出,大家都在指東指西地宣稱亞洲的崩潰是結構出了問題,包括太多的國家干涉,太多的親信裙帶資本主義,銀行的自有資本不足等。但這些指控其實都是避重就輕地找理由,反而疏漏了真正的理由,那就是充滿了惡意的,完全不受節制的流動資金。它挾帶超國家的實力排山倒海而來,再健全的體質,再多的外匯儲備,都將無法抵擋它的威力。庫特說道:“一旦被全球化的金融投機集團選為打擊目標,即突然地暴露在自己完全無法控制的力量中。熱錢湧入,追求超級利潤,在一番擾亂而不再有利可圖後,它又快速流失,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與這種投機資金唱和,以貨幣緊縮和經濟的收斂來因應困境,向金融市場屈膝的結果,乃是造成全面性的緊縮。”
◇BOOK。◇歡◇迎訪◇問◇
第22節:第十篇:對當前國際金融危機(2)
(《參考資料》1998年9月16日南方朔文)
三
當前這次國際金融危機,是二戰結束以來資本主義史上最大的一次經濟危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