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第3/4 頁)
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這不但是為人處事的學問,在官場上,同樣適用。都說書記和縣長尿不到一個壺裡,可是,這也得看是什麼情況,此刻,楊紅波和黃政文都是屬於空降幹部,兩人有一個共同點,都沒有在上梅縣工作的經歷,這就是說,兩人都是外來幹部,在上梅沒有一點根基。
這樣一來,兩人就必須抱成團,書記和縣長達成了共識了,兩人才有足夠的實力掌握整個上梅縣,這就是事實。
換到楊紅波身上,情況就不同,黃政文是縣委書記,任何時候,縣委班子也不得不考慮一個問題,維護班子團結,維護書記的威信。否則的話,黃政文不說,市委也不會放過不顧全大局的人。
而且,黃政文有一票否決權。這是黃政文在上梅縣的立足之本,而楊紅波卻不同。目前還沒有召開人大會議,楊紅波還只是一個代縣長。這就註定了在這次合作之中,楊紅波是處在弱勢的一方。當然了,合作好了,黃政文有好處,自然也少不了楊紅波的那一份,兩人如今是合則兩利,分則俱傷的局面。
“黃書記,這次過來,我拜訪了一下老領導。上梅縣紀委書記常寶文同志,正好也在市裡,我也和他聊了一下,上梅縣的情況不容樂觀啊。”楊紅波以這樣一句話作為了兩人的開頭。
話裡的意思已經點出來了,常寶文是紀檢戰線上的人,是夏志忠的人,那麼,在上梅縣,等於就是說常寶文是會支援楊紅波的。這樣一來,從目前來看,黃志文和楊紅波在常委會上就有了四票了。
“老楊啊,你我任重道遠啊。這次上梅官場地震。有人落馬,也有人失落啊。你我的處境也是相同的,即便你我都是本著為上梅縣經濟發展的方向去的。可是,萬事都不具備,更何談東風啊。”黃政文也感慨的說了起來。
說到這裡,黃政文卻是來了興趣,話鋒一轉道:“老楊,說到這個,我手裡還真有份東西給你看看,你是學經濟的,在宜陽官場上,你可是有名的學者,你看看這份計劃,有什麼想法沒有?”
說著,黃政文將蔡忠良寫的上梅縣縣域經濟發展研究報告遞給了楊紅波。不到半個小時,楊紅波合上了報告,臉上卻是一片驚喜,看著黃政文道:“老黃,你還真是準備充分啊,這份報告很詳細,很透徹啊,寫的人水平絕對不低。怎麼,從哪裡找了這麼一個高參。”
聽著楊紅波對蔡忠良如此之高的評價,黃政文也開心的笑了起來。說自己的秘書水平高,這不就是間接說明自己看人的水平麼?隨即,黃政文笑著指了指外面,道:“我秘書,蔡忠良在政研室的時候寫的。沒有想到吧。”
看了一下外面,楊紅波的臉上露出了一副驚訝的表情,如果不是確信黃政文不會開這樣的玩笑,楊紅波很難相信,這份材料會出自一個剛參加工作的年輕人之手。沉默了一下,楊紅波顯得十分嚴肅的道:“黃書記……”
話還沒出口,黃政文就擺手道:“老楊,打住,我知道你的意思,搶人。你想都別想,小蔡水平是有。可是,當秘書也很出色,這個小夥子,我準備留在身邊,先帶一帶,好好培養一番。”
聽到這句話,楊紅波的臉上也動容了,黃政文這個人,自己以前也是瞭解的,畢竟都是在市裡。自己是農業局局長,黃政文是宜南區區長。交集不多,可聽得比較多。能夠讓黃政文說出要培養的人。未來的前途不可限量啊。
“老楊,言歸正傳。計劃是好計劃,可是,要想真正落實下去,目前來說,阻力不小啊。我這邊,也考慮了一下。準備召開一個書記辦公會議。適當的調整一下分工的問題。你覺得呢?”黃政文說完之後,臉色也嚴肅起來。
剛才的交流,只不過是加深兩人的瞭解而已,現在,才是談正事。如果楊紅波不接這個話題的話,那兩人的合作也十分有限。甚至,黃政文說不定會另闢蹊徑。
召開書記辦公會,調整分工,想都不要想,這個會議的目的恐怕只有一個,那就是對邢振華開刀了。
目前,上梅縣縣委掛副書記牌子的人不少,除去黃政文和楊紅波以外,還有組織部長邢振華、宣傳部長陳三喜、紀委書記常寶文、政法委書記劉定邦、常務副縣長莫偉都掛了縣委副書記的牌子。可是,這裡面,唯獨缺少了一位專職副書記。這就是一個漏洞,儘管邢振華是分管黨群組織關係。做的是專職副書記的事情。可是。這卻給了黃政文一個機會。
楊紅波稍一考慮,就明白了黃政文的目的。透過書記辦公會議,調整一下班子的分工,迫使邢振華放棄組織部長的職務。這就是黃政文的打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