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第2/4 頁)
前來梅鎮調研。”
和剛才對彭泰華絲毫不留情面的做法不同,此刻,黃政文卻是面帶笑容道:“耀梁鎮長,梅鎮搞得不錯啊。經濟水平發展得很好。聽說,梅鎮還開通了到粵東、滬海的長途客運班車。這很不錯。要讓我們的人民走出去。讓外面的人進來,加快交流的步伐,這樣,我們才能發展。梅鎮的城市建設也搞得很好。等下你可得好好跟我說一下。”
打壓一批,拉攏一批,這就是黃政文此刻在梅鎮做的事情。手法雖然簡單,可是卻直接有效。
剛才,面對彭泰華,黃政文直接稱呼為彭書記,可是,面對賀耀梁卻是很親切的稱呼為耀梁鎮長,從稱呼的變化就可以看得出來兩人在黃政文心目之中迥然不同的待遇和地位。
此刻,梅鎮的領導幹部們,眼神也變得有些複雜起來。有羨慕,有嫉妒,也有的心思也活絡起來。
這一切都沒有逃脫過蔡忠良的觀察,仔細回味一下,蔡忠良對黃政文的手段也佩服起來。這樣的話,彭泰華在梅鎮的權威無形之中就受到了打壓,原本一直被彭泰華壓著的賀耀梁也有了和彭泰華抗衡的資本。只要在梅鎮黨委班子裡面有一部分人支援賀耀梁。彭泰華的縣委常委身份就不是太大的問題。
梅鎮政府會議室內,黃政文仔細的聽取了梅鎮黨委、政府的工作報告。去年一年,梅鎮的經濟產值達到了一千二百萬,這相當於全縣經濟總產值的十分之一還多。
這個資料是很了不起的,整個上梅縣,三十個鄉鎮。梅鎮一個地方就佔了全縣的十分之一多,即便是上梅縣縣城所在地,城關鎮也沒有梅鎮這麼多的經濟產值,這足以說明梅鎮的強悍了。
聽完報告,黃政文卻是站了起來:“梅鎮是我縣經濟發展的重鎮,縣委、縣政府都是高度重視的。新來的楊縣長,雖然人還沒有過來。可是,在宜陽的時候,就跟我交流過多次。楊縣長對梅鎮也是十分重視的。我希望梅鎮黨委和政府要務實肯幹,繼續把梅鎮建設成為上梅縣經濟發展上的一顆明珠。耀梁鎮長,一起去梅鎮最大的煤礦去看一下吧。”
PS:衝榜,兄弟們。最後一週衝榜,或者說,僅僅只有四天的新書時間了。能夠讓最後這四天停留在新書榜上麼?
………【第53章 遲到的三把火】………
上梅縣也就這麼大,彭泰華在梅鎮被縣委書記批了,這個事情,瞬間就傳遍了整個上梅縣。下面的一些鎮長書記們,心思也都活泛起來。彭泰華那是什麼人,自己就是縣委常委。也算是縣委領導。背後還有邢振華這個大佬。在上梅縣,那也是屬於一方霸主的人物。可是,卻被黃政文當著梅鎮幹部的面批評了,這讓所有人都開始重新審視黃政文了。
從梅鎮回來之後的第二天,新縣長楊紅波也上任了,這一次,向世榮倒是沒有過來,不過,規格也很高了,市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李文親自護送上任。雖然不如黃政文那般震撼,可同樣也說明了宜陽市委對楊紅波的重視。
和邢振華一樣,常務副縣長莫偉顯得有些失落。到手的鹹魚,卻突然被貓叼著了。更何況,還是代理主持了一段時間的工作,那種大權在握的感覺。讓莫偉心裡也有些落差。
……
經過了去梅鎮調研之後,蔡忠良的秘書算是正式轉正了。蔡忠良很幸運,黃政文算是一個很好的領導。
每天,蔡忠良除了將報紙和檔案分門別類放到辦公桌上,燒一瓶新的開水。幫黃政文泡上一杯碧螺春。之後,蔡忠良幾乎就沒什麼事情了。因為,黃政文這兩天,又回覆到了以前那種狀態。每天,除了看上梅縣的各項資料,還是看資料。
就在這個時候,突然,外面傳來了敲門的聲音,不等蔡忠良說話,一個人已經推門走了進來。
“楊縣長。您找黃書記?”蔡忠良有些驚訝,第一個上門的,竟然不是什麼縣直機關的局長,也不是下面鄉鎮的一二把手,更不是縣裡其他的副職領導,竟然是上梅縣的二把手楊紅波。
楊紅波的年紀大約四十歲上下,中等身高,此刻穿著一件黑色的皮夾克,頭髮是時下比較流行的分頭。帶著一副金絲邊的眼鏡。頗有一種學者的味道。
楊紅波一笑起來,顯得十分的和氣:“小蔡在忙呢,黃書記有空麼?我找他彙報一下工作。”
不等蔡忠良說話,裡間辦公室的門已經開啟了,黃政文已經站在了門口,滿面笑容道:“老楊來了,快請進。小蔡,給楊縣長泡一杯龍井,楊縣長喜歡喝這個。以後楊縣長過來,不管什麼時候,直接進來,不要通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