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3/4 頁)
刻上石,永鑑後世。她一直為歷代文壇大師捧為“意境天成的千古美文”,這是何等榮耀之事!《蘭亭序》又是悲哀的,早在唐朝就被太宗皇帝始而覬覦,終於佔有;生則同榻,死亦同穴。此等憾事,令人扼腕痛惜!
簡評 王羲之“飄如浮雲,矯如驚龍”的風采,袒腹東床、不合流俗的超邁,寄情山水的閒雅意趣,靜觀戲鵝的遐想倩思,籠鵝而歸的勃勃興致,蘭亭揮毫的風流倜儻,這一切都是魏晉士人所向往、追求的魏晉風度。
王羲之,一個擲地有聲的名字,將永垂青史,流芳百世。正所謂:一代書聖,耀炳千秋;羲之業績,飲譽世界。
(夏 超)
陶淵明(365—427),字元亮,私諡靖節,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東晉著名的田園詩人。曾任江州祭酒、鎮軍參軍、彭澤縣令等職。因不滿當時黑暗汙濁的官場生活,毅然去職歸隱,晚年完全過著“躬耕自資”的隱逸生活。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豪門巨星——王羲之(6)
一、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孩提時代的陶淵明雖然不是名門望族出身,江南陶家那也曾有過一段輝煌的家史。其曾祖陶侃乃是東晉初年的一代名將,開國元勳。其祖父陶茂官至太守,父親亦曾出仕,家世地位可算是潯陽大族。但傳至陶淵明這一代,家境便日漸敗落了。
公元372年,陶淵明的父親溘然長逝。這年陶淵明只有八歲。生活也隨即日趨艱難了。少年陶淵明雖還有幸讀讀《老》《莊》,彈琴習劍,但也不得不從事一些簡單的農業勞動。在古代社會講究名分等級,在一個家庭裡,父為子綱,兒子從行為到志趣都得服從父親的意願。父親的去世,自然減少了一層約束和限制。雖然有母親的管教,但母親並非嚴父,管束自然寬鬆許多。陶淵明的母親是一代風流名士孟嘉的女兒,孟嘉一生喜歡喝酒,即使喝過了量也不會失態,而是借酒抒懷,可謂飄飄然如吳帶當風,神情悠然;他又崇尚自然,不受世俗羈絆。深受家風薰染的陶母,斷不會過分拘束了陶淵明。
少年陶淵明在外祖父的言傳身教下,無論詩文還是人品都不同凡響。他熱愛大自然的山山水水,閒暇時,他來到附近的廬山,仰望飛流直下的香爐瀑布,諦聽啁啾婉轉的鳥語,多麼和諧寧靜的畫面呀!正所謂:“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有時,他在文化的海洋裡採擷美麗的貝殼。讀書是為了興趣,尋找精神的契合點,而非尋章摘句,更非營營於功名,汲汲於利祿,正所謂:“少年罕人事,遊好在六經。”他又喜好酒,但家貧未能酣飲常得,正所謂:“但恨在世時,飲酒不得足。”
二、投來去學仕,時仕時隱心出仕做官本非淵明所願。他從少年時代便嚮往“鷹擊長空,魚翔淺底”的自由歡快生活。但在各種因素的促使下,血氣方剛的他怎能不想到社會上一展鴻鵠之志呢?
公元380年,二十九歲的陶淵明第一次出仕,做的是江州(治所在今之九江)祭酒。江州刺史王凝之只當官,不管事,主張“無為而治”。一心痴迷煉丹唸咒,是個狂熱的五斗米教徒。不僅在家裡修煉,還在官衙裡設道室行修道拜鬼之事。有一天,陶淵明看見府衙院裡堆滿木頭。一打聽,方知是王凝之挪用加固長江堤壩的款,要在刺史府裡修建一座道觀。陶淵明傻眼了,馬上跑到王凝之的道室,打斷他的修煉說:“動用加固長江堤防的物資,修建道觀,是萬萬使不得的!一旦汛期發洪水,就會生靈塗炭啊!”王凝之睥睨了他一眼:“老夫早已夜觀天象,今年根本不會發洪水的。”陶淵明的心頓時涼了半截,做這樣人的屬下,建功立業、大濟蒼生的希望自然要化為泡影了,他腦中不時縈繞著美好恬淡的田園生活。不久,陶淵明便辭官歸裡,過著“躬耕自資”的生活。。 最好的txt下載網
豪門巨星——王羲之(7)
時光如流水,賦閒在家的陶淵明在好友的多次規勸和極力引薦下,他又再度出仕。先後做過江州刺史桓玄的記室參軍(起草文書的官)、鎮軍將軍劉裕的參軍、彭澤縣令。
義熙元年(405年),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陶淵明乘一葉扁舟,從江州出發,順江而下,再度遊臨錢溪(今安徽池州市的梅梗),此地自古堪稱“千載詩人地,蓮花佛國鄉”。以前他也曾在這裡度過一段美好的時光,這次故地重遊,自然是感慨萬千。船行至錢溪時,已是日薄西山,漁舟唱晚。淵明信步來到岸上,只見錢溪街上炊煙裊裊,燈光點點,田野上、古道旁,牧童們的歌聲悠揚而清新,到處是一片祥和靜謐的氣氛。此情此景,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