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4/4 頁)
車,子女上體面的好學校,太太用昂貴的名牌化妝品,必須老老實實不間斷地打工掙錢。所以,CEO比任何人都怕失業,也比任何人都怕老闆。
而絕大多數想發財的金領、營銷經理,在這個關鍵的環節上誤入歧途,從而喪失了觀察總結如何當老闆的思考力,如:
有的向公司申報10%的促銷費,給客戶5%,自己截留5%,“行話”叫“吃促銷”。
有搞一個活動,做一個促銷,實際請6個人,報20個名字的,“行話”叫“吃人頭”。
有住30元的旅館,開80元賓館發票的;有請客吃飯實際花60元報300元發票的;有老婆買家裡的日用消費品,開辦公用品或禮品發票到公司報賬的,“行話”叫“吃票據”。
有讓親戚假冒消費者投訴,自己出面重金“擺平”,還要回去請功的;有配合工商、稅務、質量檢驗部門查競爭對手,一邊討好老闆,一邊自己領政府獎金的……不一而足。
其實,這點小錢並不能發財,反而把人品搞壞,名聲搞臭。
2。 為什麼選擇“學本事”的佔71%?
大多數人還是明白“一邊打工,一邊學本事”的道理。
但是,往往他們學習的是“謀生”的技能,而不是“創業”的本事,他們所掌握的,是如何更好地當好“老闆娘”的能力。
3。 為什麼選擇“交朋友”的佔59%?
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裡,朋友的地位很高、分量是很重的。
確實,有朋友幫忙,做事的效率會高很多;經常和朋友在一起,壓力會小很多。
我也經常說,不管是否當老闆,不管是否能學到真本事,多交一些朋友是很有必要的,因為人脈資源是最重要的資源之一。
算命先生說的“貴人相助,諸事可成”就是這個意思。
可惜只有一半多點的人有這個“貴人”意識。
問題出在哪兒呢?
我們看看一些營銷經理通常是怎麼交朋友的。
他們最喜歡交的朋友,是——女朋友!也許是他們年輕,血氣方剛,離家太久覺得寂寞;也許他們企業文化特殊。
我認識一個企業的大區營銷經理,幾乎在轄區內每個城市,他都有女朋友。沉迷於此,創業當然無從談起。
另一種型別,雖然不喜歡泡妞,但是熱衷於在團隊裡找老鄉、找校友,喜歡拉幫結夥,喜歡和其他企業的職業經理交朋友。他們經常在一起交流資訊、積累感情,互相推薦一些親戚朋友到對方企業做事。由於小日子過得滋潤,也就不想再冒險創業了。
還有一種型別,既是企業的人,又拿經銷商一份工資。有的離開原來的企業後,就在經銷商那兒打工,但是往往好景不長。因為畢竟原來的企業是製造業,實力大,油水足,經銷商大多數是夫妻店,勤儉起家,精打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