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3/4 頁)
ech 的30 多年中,費曼除了自己的研究工作以外主要是教研究生
課程。另外,他還承擔了許多校外的任務,例如擔任一些公司的研究顧問等
等。在1961—1963 年間,他給低年級學生上了兩年普通物理課。在這一工作
中,他完全拋開了傳統的系統,自己安排了教學內容。每次上課,他只帶一
小張紙,上面有幾個關鍵性的字和草圖,但是,他自己說,每備一堂課要花
很大功夫。講課的內容當然是完全熟悉的,但是他要反覆考慮,看看什麼是
最好的講述方法。人們把他的講課錄了音,經過整理,出版了三卷本的《費
曼物理學講義》。講義很鮮明地反映了費曼的個性;書中充滿了智慧和雋語,
思路清新而別緻,含意深刻,文字完全口語比,娓娓而談,引人入勝。這套
書作為一般的教本也許有不方便的地方,但是它將永遠成為物理學的經典著
作,不僅初學者,而且成名的物理學家也將從書中得到靈感。有人說,費曼
的語言有“猶太味”,不是純正的英語。這話恐怕未必盡然。更可能的是,
費曼一生最討厭裝腔作勢,他講話有“市井氣”,絕對不是人們習慣了的那
種文縐縐的“學者腔”。他不肯故弄玄虛,不肯拐彎抹角,而喜歡有話直說,
喜歡開玩笑。這就使得他的文章風格大大不同於一般學術著作的風格。
五、一個多才多藝的人
費曼才華橫溢,精力過人,不拘小節,性格好勝,一生用“遊戲”或“競
技”的態度來對待人世間的一切事物,在物理學領域以外也作出了許多不尋
常的事情。在洛斯阿拉莫斯時,他奉派到橡樹嶺去檢查安全,以自己的超人
的記憶引起了別人的驚訝。在康奈爾時,有人想製造一種新型的計算機,他
幫助別人解決了關鍵性的問題。在調查“挑戰者號”失事原因時他用了“半
分鐘”作了一個不花一分錢的實驗,因此而震驚了美國公眾。事實就是,在
一次公開生的會議上,他讓人給他端來一杯冰水,他用一個夾子夾住一塊橡
皮放在冰水中,由此證明了橡皮在低溫下會失去彈性,演示了推進火箭的管
道介面的漏氣。他參加調查的方式也與眾不同,不是按照官樣文章的“日程
去開會,而是常常獨立活動,私下找具體工作人員去了解情況。他揭發了許
多問題,使有關官員大為尷尬。
費曼常常說自己是一個“片面發展的人”,他覺得自己太偏向於科學而
缺乏其它方面的“文化”。事實上,他有多方面的才能和興趣;和一般的科
技人員比起來,他的“片面性”肯定要小得多。
由於喜歡破解難題,費曼研究過瑪雅人的文字,成了這方面的“業餘專
家”。他也上過學習畫素描的業餘學校,並和一個畫家約定,他教給那個人
量子力學,那個人教給他繪畫。費曼直到晚年還隨時畫速寫,他的繪畫達到
了相當的水平,舉辦過個人畫展。在巴西時,他參加了一個民間樂隊,學習
“邦戈鼓”,得到了許多人的賞鑑。有一位專業藝術家創作了一個芭蕾舞劇,
全劇都用費曼的鼓聲來伴奏。這出芭蕾舞劇後來在巴黎的一次比賽中得了第
三名。
費曼不喜歡哲學,常常對哲學說些很不尊重的話。但是他所反對的,只
是那種糾纏煩瑣、故弄玄虛、空洞無物的廢話,而不是那種慎思明辨、靈活
深刻的本質思維。作為一位天才學者,他自己對人生和宇宙也正有其深入肌
理的看法,而且這些看法也常常在他的言論中和著作中流露出來。在這方面,
還有待於我們進一步研究和總結。這其實就是他的哲學,只不過他沒指出任
可古人來作自己的招牌而已。
(金瑞)
富翁與學者
——未上過大學的經濟學家大衛·李嘉圖
李嘉圖好象是偶然地走進了科學的門似的,他僅僅在商業學校中讀過兩
年的書。至使許多人嘲笑他先天不足。然而,不管怎麼說,李嘉圖畢竟是一
個劃時代的經濟學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