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部分(第1/4 頁)
結紋等,編制時人們還利用竹篾內外兩種不同的自然色進行搭配,使器物呈現出天然的質樸美感。有的編竹器物外部還塗了很多桐油灰,然後刷上硃色和金粉,再壓印出孔雀羽紋、波浪紋、卷草紋,並用玻璃片、彩色玻璃珠在表面鑲出一些圖案。這些器具是專供佛寺使用的,最常見的有佛寺裡的圓桌、茶盤、提籃、捧盒等。
十三、傣族金銀飾
傣族金銀飾是傣族人使用金銀為原料,採用傳統手工工藝,經過精細鍛鑄和敲打而成的裝飾品。傣族人制作金銀飾品已經有很長一段歷史了,據文獻記載,可追溯到2000年前的漢朝。傣族製作的金銀飾品花色品種繁多,工藝十分精湛,大致可分成兩類:一類是生活用具,如碗、腰帶、檳榔盒、刀鞘刀柄、紐扣等;一類是裝飾品,如金銀項鍊、項圈、戒指、耳環、領花、手鐲等。
在傣族人的生活中,銀碗是不可缺少的東西,它有圓形和六角、八角、十二角形等多種樣式。傣族人在過“潑水節”時,就要用它裝水灑向人群,表示對他人的祝福。在傣族人的生活中還有一件事情是天天不能忘記的,那就是嚼檳榔。為此,人們專為盛放檳榔製作出圓形、方形、六角形和用銀鏈條把兩個盒子套連在一起的“子母形”檳榔盒。它們製作考究,造型美觀,盒子上的花紋特別精緻。有的能工巧匠還用小鋼鑽在盒子上鑽出各種各樣的花紋,如大象、孔雀等珍禽異獸和牡丹、杜鵑等千姿百態的花草。
還有一些工匠用製作精美檳榔盒的鏤空鑽花技藝,來製作鼻菸壺和裝香料的容器,這樣不但造型美觀,還可以使盒子裡的香料揮發出香味。傣族的銀腰帶美觀大方,結實適用,是傣族青年男女最喜愛的飾物。它一般都是用銀絲編織成蛇紋或結成連環扣,然後一個個地連結起來,並在帶鉤處安裝很多花卉圖案,以增加美感。
十四、建水陶
建水陶是建水工藝美術陶器的簡稱,出產於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縣,距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它具有“色如銅、聲如磬、亮如鏡、光鑑照人”的特點,曾在巴拿馬國際博覽會上獲獎,被譽為我國工藝美術陶中的一枝奇葩。
第二章 特色手工藝品(8)
建水陶是優質原料和精湛技藝相結合而生產出的一種優良陶器。在建水縣城郊周圍數十里內,蘊藏著豐富的優質陶土,其土質細膩,粘度好,十分適宜製作陶器。而且當地擁有世代相傳的製陶藝人,他們用這裡的五色陶土配製成坯,經過繪畫、雕刻、填刮、燒煉、磨光等工序,精心製成建水陶器。建水陶不僅圖案雅緻古樸、造型優美,而且質堅細潤、色澤光潔,具有濃厚的民族風格。
建水陶器常被用於裝飾房間,它能給整個空間增添淡雅清新的氣氛,所以很受人們的鐘愛。其中嵌白燒黑陶器常被人們稱道,它是在瑩潤光潔的黑底上,嵌以白色的寫意花卉,色調對比鮮明,圖案耐人尋味。
建水陶產品的種類非常豐富,主要有罐、壺、盆、茶具、花瓶、汽鍋等近百個品種。此外,建水陶還具有耐溫、耐酸、防潮透氣、保溫時間長的特點,所以用建水陶茶壺泡茶可久不變味、花瓶裡的插花可經久不凋、餐具裡盛放的食物可延長貯藏。在這些陶器產品中,以建水陶汽鍋最為出名。它原理科學、結構新穎、獨具一格,利用水蒸汽把食物制熟。因此,這種烹製食物的方法既能使食物格外鮮美可口,又能保持食物的內在營養成分不被破壞。正宗的著名滇味菜“田七”汽鍋雞,就必須用建水陶汽鍋烹製。現在雲南的“田七”汽鍋雞在國外很受歡迎,而建水陶汽鍋也成了雲南的出口商品。
十五、路南彝族挑花
路南彝族挑花是路南縣彝族人的傳統工藝,具有悠久的歷史。挑花是刺繡的一種,用挑花裝飾挎包、衣物、頭巾等是路南彝族人的特色,在這裡是否善於刺繡往往是衡量彝族姑娘心靈手巧的標誌,因此當地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不長樹的山不算山,不會繡花的女子不算彝家女。
彝族挑花的手法多樣,有單面挑、雙面挑、素色挑、新色絲線挑,很多裝飾的花紋還採用了挑、繡、補相結合的方法。彝族的姑娘從小就學習刺繡。每個彝家姑娘隨身都攜帶一個繡制精巧的針線包,裡面放著花線、花邊及各種繡花的圖案,她們在田間小憩或在其他閒餘時間,都會飛針走線,時間不長她們就能製作出繡著花簇的圍腰,繡滿鮮花朵的精巧花鞋、頭帕、飄帶等物品。
彝族女子的服飾做工考究、精細,外衣多以黑、紅、紫、綠等顏色的布料做成,外衣的領邊、袖口都用彩絲繡上很多相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