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部分(第2/4 頁)
跳菜”就開始了,此時大號和嗩吶齊鳴,跳菜大師從廚房裡相繼走出來。他們頭頂著裝滿一碗碗菜餚的菜盤,在音樂聲中忽前忽後、一搖一晃地踏著音樂節拍入場。這些大師一邊跳著舞步,一邊還做出很多怪相,逗得在場的人開懷大笑。
進行跳菜的人大多是男性,他們一般兩人為一組,一組跟著一組跳。跳菜的姿態也不同,他們有的用頭頂著盤子,有的則用手託,有的用臂抬著,有的還是一個人騎在另一個人的肩上。上面的人頭頂大菜盤吹奏嗩吶,下面的人則兩手託著菜盤。在激越的嗩吶聲中,這些人還要表演“蒼蠅搓腳”、“鷺鷥伸腿”、“金鹿望月”、“野雞吃水”等動作。這些動作時而剛勁有力,時而輕柔似水。表演動作時,他們還要不斷翻新花樣玩弄裝滿菜餚的托盤,難度頗大。
在所有的跳菜表演中,最為精彩的就是“口功送菜”和“空手疊塔跳”。表演“口功送菜”時,“跳菜”的人頭頂托盤,盤中裝滿了菜碗,嘴裡銜著兩個大銅勺,然後在勺上各放一碗菜。此時他們面帶笑容,口功、臂功、腕功、頂功齊用,徐緩有序地上菜,直至菜香四溢的菜碗準確落桌。表演“空手疊塔跳”時,“跳菜”高手們頭頂托盤,盤裡還裝著盛滿菜的八大碗。他們雙手十指伸開,每隻手分別托起重疊在一起的四大碗菜,踏著鼓樂的節拍,甩開矯健而優美的舞姿,邊跳邊舞,並在搭檔們之間忽前、忽後、忽左、忽右地穿梭。很多人都擔心會掉下一碗菜來,然而“跳菜”者卻從容自若,盡情地扭著舞步。重疊在一起的菜碗在他們的手臂上,隨著舞姿忽上忽下、忽前忽後、忽左忽右地變換位置,始終穩穩當當的,連一滴菜汁也沒濺落出來。然後,在賓客的鼓掌和讚歎聲中,他們會把菜陸續擺在桌上。
“跳菜”表演很精彩,每個表演者都要有真功夫,而且擺菜也有一套講究,常見的擺法有“回宮八陣”、“四方形”、“梅花形”、“一條街”等。“跳菜”是彝族人特有的古老飲食文化和原生態舞蹈,它將古樸、生動的民間藝術和飲食融匯在一起,表現出彝族人的豪邁爽直、堅毅剛強、昂揚向上的性格。
電子書 分享網站
第二章 特色手工藝品(1)
雲南在日積月累的文化沉澱和多種文明的碰撞中,兼收幷蓄,創造出許多具有特色的滇味手工藝品,如蠟染、扎染、木雕、牙雕、剪紙、陶器等,風格各異,形態萬千,但不無凝聚著古老雲南的文明精華,體現著雲南人民美好的內心世界和對美好生活的無限嚮往。
一、蠟染、扎染
蠟染在古代稱蠟纈,是對蠟畫與染色兩種工藝的簡稱,其起源於秦漢,盛行於隋唐時期。纈在古代是指染色顯花的織物,早在秦漢時就出現了,馬王堆出土的大量印染品就證明了這一點。可以說,從我國的染織技術開創時,蠟染就是最古老的手工藝,它也是中華民族古代文明的一部分。
蠟染壁掛
蠟染藝術在我國的少數民族地區世代相傳,經過很長時間的發展過程,積累了豐富的創作經驗,形成了獨特的民族藝術風格。在雲南少數民族地區,流傳著一些有關蠟染的傳奇和優美的民間故事,一些地方還被人譽為蠟染之鄉。他們的蠟染圖案以寫實為基礎,藝術風格質樸、天真、粗獷有力,他們對一些圖案進行了很多大膽的創造和誇張造形,不受形象細節的約束,出自天真的想象。這些圖案紋樣很豐富,有幾何形,也有自然形象,其中一部分也表明了他們原始的圖騰文化,例如他們對山、水、太陽、雷電及龍、蛇、樹木的崇拜和敬意,在蠟染圖案中把它們抽象為齒形、漩渦、圓圈、雲雷及龍紋、螺旋等紋飾,利用蠟染形式把它們印製在服裝和飾物中。
蠟染作為我國的傳統工藝和文化,早已流傳到國外,印度尼西亞、斯里蘭卡、印度、朝鮮、日本、奈及利亞及象牙海岸等國家,都廣泛流傳著蠟染製品。
扎染是我國民間傳統印染工藝中的一種,至今已有幾千年的歷史。它是一種比較簡單易學的工藝,又是一種具有實用和欣賞價值的藝術。扎染最早的時候稱扎纈、絞纈、染纈。染纈藝術形成於周代以前,在秦漢時期開始流行,到六朝時代應用已經十分普遍。在考古中發掘出的、六朝的紅色白點絞纈絹,絳色白點絞纈絹,花色和顏色都儲存完好,這說明我國當時的扎染工藝已經很高了。唐宋時期,我國的染纈藝術已經成熟,染纈的染料使用、染色工藝、紋樣、藝術形式和風格等都出現了新的發展。宋元時期,染纈繼續發展,當時又出現了檀纈、蜀纈、錦纈等幾種。
扎染工藝分為紮結和染色兩部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