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第2/4 頁)
動作發生了變化,使它們變得更加具有表演性。在春節及“六月六”、“八月八”、“趕秋”、“趕夏”等苗族傳統節日中,人們都會進行花鼓舞表演。它的表演形式是:兩人各持2根一尺長的鼓槌分別站在鼓的兩面同時擊鼓,還有一個人拿鼓槌站在中間擊打鼓腰伴奏。兩邊打鼓人擊打的節奏要統一,動作要對稱,其他的人則可以圍鼓跳舞。在舞蹈開始前,人們要先唱一首頌揚制鼓工匠的古歌,以表達對祖先的懷念。花鼓舞的動作一部分來自於生活,如插秧、割稻、打穀、梳妝等動作,也有一部分來自於武術,如青龍纏腰、雪花蓋頂等動作。 。。
第八章 苗族文化(6)
團圓鼓舞是一種歌舞形式相互結合的鼓舞。舞蹈開始後,一個鼓手在場中央擊鼓伴奏,跳舞的人則圍繞著鼓,踏著節奏明快的鼓點,晃手擺腰繞圈進行舞蹈。舞蹈的動作基本是“大擺”、“小擺”、“細擺”幾種。跳了一段時間後,人們就要唱一段山歌,歌詞多反映勞動生活和男女愛情。在團圓鼓舞中,歌舞交替進行,直至盡興而歸。
跳年鼓舞的形式及動作風格與團圓鼓舞大致相同,只是在伴奏上多了一面銅鑼。
猴兒鼓舞是由男人進行表演的舞蹈,它是從單人鼓舞和雙人鼓舞的基礎上綜合發展而來的。表演時,舞者主要用槌和拳擊鼓,以此來表現猴子到廟裡偷吃供果,進去時無意中敲響更鼓後的驚慌,以及後來對鼓嬉戲的情景。它的主要動作有“偷桃”、“抓癢”、“滾球”、“倒上樹”、“戲鼓”等,十分滑稽,富有戲劇性。
踩鼓舞是女人的集體舞蹈,主要在每年春節時表演。舞蹈開始時,先是一名鼓手唱一首號召婦女來舞蹈的“踩鼓歌”,隨後就開始敲鼓伴奏。接著,佩戴銀頭飾、項圈、手鐲,穿著厚實花衣長裙的舞蹈者開始應聲加入舞蹈的行列。整個舞蹈都是以鼓手為中心進行的,舞蹈者只做甩手擺腰、輕輕抬腿踢腳的“四方舞”、“六方舞”、“旋轉步”等。
木鼓舞在苗語中稱“直質努”,是一種具有原始宗教色彩的祭祀性舞蹈,在每隔13年舉行一次的祭祀活動——“吃牯髒”中進行。按古老風俗,跳木鼓舞時使用的鼓是用一根直徑1尺、長5尺的樹幹挖空,然後在兩端蒙上牛皮製成的。在進行表演時,要同時用一個新鼓和一箇舊鼓,在祭祀結束後,舊鼓被送到山上自然腐朽風化,新鼓則放置屋樑上儲存,下次再舉行“吃牯髒”時使用。過去在“吃牯髒”時的“木鼓舞”活動,先要選擇好日子,到了這一天,每家每戶都要殺一頭牛,蒸很多的米餅,男女老少來到一個固定的場地。苗族的巫師拿著雨傘,身穿很長的巫衣,手搖銅鈴召請神仙,一個人擊竹筒,一個人打鼓,其他的男人和女人身穿盛服,圍繞著鼓跳舞。它的舞蹈動作表現的主要是鬥牛、宰牛、狩獵等勞動內容,舞姿為上身前傾、弓腰甩胯、順手順腳的動作。
苗族還有一種鼓舞就是銅鼓舞,是用一頭有面、中空無底、呈平面曲腰狀的銅鼓為打擊樂器進行伴奏的舞蹈。進行銅鼓舞的時候,把銅鼓懸於庭前或場壩,由擊鼓手一手拿木槌敲鼓腰,一手持皮頭槌擊打鼓面進行伴奏。舞蹈者則圍成圓圈,踏著明快的鼓聲,時裡時外、且進且退地舞蹈,並且邊跳邊喊“嗨哧哧”的聲音來助興。舞蹈的動作主要是模擬“騎馬”、“趕鴨”、“捕魚”、“撈蝦”等生產、生活活動。
八、苗族太平簫
太平簫是苗族一種傳統的吹口氣鳴樂器,在苗語中稱為“展本都”或“展拍籟”,雲南保山地區的苗族人用漢語稱之為太平簫。關於它的來源,在當地人中還流傳著一個傳說。古時候,有兩個苗族部落交戰,雙方的傷亡都很慘重,卻未能分出勝負。此時,其中一個部落的老人用竹子管制了一支簫,並在兩軍之間吹奏起《孤兒調》。雙方戰士聽後,懷鄉厭戰的情緒大漲,於是紛紛放下武器。後來,兩個部落透過談判結束了戰爭。接著,這位苗族老人又吹奏起《散心調》,從此之後兩個部落長久和睦相處。因這種竹管樂器換來了天下太平,所以苗族人民把它稱為太平簫。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八章 苗族文化(7)
太平簫有1米多長,是用直徑3—4厘米的竹管制成的。其中間無節,兩端通透,並且上粗下細。管首的地方斜向削去後部,使它成為一個半弧形,把所剩的前側管壁順著竹紋向下破為兩層,然後把中間兩旁夾一些細竹篾,並用線繩把它扎牢,再塗一層蜂蠟,使之形成一個長4厘米、寬0�5厘米的進氣孔道。在距離吹口1�5厘米的氣道上,鑿穿管壁製作一個圓形的發音孔,然後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