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2/4 頁)
上的協調一致。當時保守黨內部主張自由貿易的成員成立了保守黨食品自由貿易同盟,由德文希爾公爵擔任同盟主席。丘吉爾在給德文希爾的信中提出了主張自由貿易的保守黨人與自由黨聯合派共同重建自由黨的設想,他寫道:“自由黨重新恢復它原有的力量和達到一致,這是大有希望的,我懇請你不要離開而使這項工作中斷下來,我懷著崇高的敬意為此竭盡綿薄。”但是,丘吉爾的設想最終未能成為現實。由於自由黨領袖相信輿論明顯地傾向於自己一面,所以態度十分強硬,除非主張自由貿易的保守黨人在其他問題上也贊同自由黨的政策,否則甚至連與他們達成某種協議也不情願。此外,自由黨人已同新成立的工黨協議在選舉中結為同盟,這樣就排除了同主張自由貿易的保守黨人結盟的可能性,從而使保守黨食品自由貿易同盟瀕於瓦解。
丘吉爾現在意識到,他未來的政治前途不能寄託於陷於分裂的保守黨。此後事件的發展更加堅定了他脫離保守黨的決心。1903年夏,保守黨內閣由於在關稅問題上出現的尖銳對立逐步導致了自己的垮臺,巴爾弗首相為了緩解黨內的對立和混亂,曾明確表示將不在本屆議會中討論財政問題。但張伯倫為了堅持自己的政見和維護自己的政治形象,遂於1903年9月9日致函巴爾弗,請求允許他辭去殖民地事務大臣職務,以便首相將“政府的當前政策侷限於主張我們在對外國的一切商務關係上的自由”。9月15日,一些主張自由貿易的大臣也提出辭呈。9月18日,報紙上同時公佈了張伯倫先生和三位自由貿易主義大臣的辭職訊息。於是,巴爾弗著手組建新內閣。新內閣維持了一種微妙的政治平衡,但在安排大臣職務時,巴爾弗根本沒有考慮風頭甚健的政治新星丘吉爾。因此,丘吉爾決心脫離保守黨。
1903年12月,他在演講中激烈抨擊保守黨的政策,甚至有意向自由黨討好。他在結束演講時說:“感謝上帝,我們還有個自由黨!”1904年3月,他開始自稱為“獨立的保守黨人”。同年12月,他寫信支援在勒德洛進行補缺選舉的自由黨候選人。1905年1月,他被保守黨組織秘書取消了保守黨員資格。同年3月,當他對關稅改革發表自己的看法時,一大幫支援政府的保守黨議員在首相的親自帶領下退出了議會大廳。但是,自由黨議員們向他表示了熱情的歡迎和鼓勵,自由黨內一位著名的激進分子戴維·勞合—喬治對丘吉爾表示了更大的熱情,兩人自此後成為好友。5月末,他在下院的座位從保守黨人一邊轉到了反對黨一邊,他再次選擇了他父親生前坐過的位子。
約瑟夫·張伯倫認為巴爾弗首相對待丘吉爾的態度是失策的。他說:“溫斯頓是所有年輕人中最聰明的一個,巴爾弗任憑他離開黨是犯了一個錯誤。”不知道巴爾弗在對待丘吉爾的態度上有否上一代遺留下的積怨,一個顯然的事實是,曾將倫道夫推下政治舞臺的索爾茲伯裡首相是巴爾弗的舅舅。只是丘吉爾父子的命運大不相同,父親一蹶不振,鬱鬱而終;而兒子卻正確地判斷了形勢,跳下了一條即將傾覆的破船,踏上了向上攀登的階梯。
丘吉爾與保守黨人脫離關係後,曾有6個選區建議他以自由貿易的獨立擁護者身份作為該選區的下屆議會選舉的候選人,甚至在丘吉爾向奧德姆保守黨人聯合會提出辭呈時,該會負責人拒絕接受並向他許諾,只要議會存在,就讓丘吉爾繼續擔任奧德姆的下院議員。然而這都未能使丘吉爾動心,因為丘吉爾知道,這些提議不失為政治上的一條出路,但不是一條能攫取更高職位與更大權力而往上爬的道路,他需要一個大黨的支援。
丘吉爾繼續在議會內外不遺餘力地攻擊保守黨。1904年5月16日他在曼徹斯特發表的演說中,揭露保守黨是為大資本家服務的“強大同盟”,“在國內貪贓受賄,為了掩蓋這種惡習而在國外發動侵略”。她認為保守黨的關稅壁壘政策“對千百萬人來說是昂貴的糧食,而對百萬富翁來說是廉價的勞力”。他以極為生動的手法形象地將保守黨與自由黨的政策作了對比。他在講臺下先拿出一小塊麵包,向聽眾晃動著它說:“實施保守黨人的政策時,你們將得到這樣一塊麵包。”然後丘吉爾又拿出另一塊大得多的麵包說:“如果保持自由貿易,你們將得到這樣一塊麵包啊!”1905年7月,他在政府的提議在表決中被擊敗後發表演說,對巴爾弗首相拒絕辭職猛烈抨擊,說他在其他一些事情上,“對首相的聰明才智十分敬佩,其品格像內政大臣一樣崇高”。但巴爾弗拒不辭職,則“是對議會傳統的藐視,將使英王的榮譽蒙受恥辱”。巴爾弗回敬道:“一般說來,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