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第3/4 頁)
度群島上的新基地的途中收到了丘吉爾的長信。在這封信中,丘吉爾對戰爭的總形勢及其在新的一年中的發展作了展望,詳細地說明了生產和運輸兩方面的緊急問題,以及德國飛機和潛艇襲擊造成的危險,坦率地擺明了英國財政的困難狀況,並要求美國更迅速地提供更多的援助。丘吉爾最後在信中說:
“你們能夠支援我們的軍火和船隻越迅速、越豐富地源源而來,我們的美元存款就消耗得越快。……我們不能再以現金支付船舶和供應品的時候即將到來。當我們作出最大的努力,不惜任何正當的犧牲用外匯來支付的時候,我相信你會同意這樣的看法,即:如果大不列顛在這場鬥爭的高潮中被奪去它全部可以銷售的資財,以致在我們用我們的鮮血贏得了勝利,拯救了文明,替美國爭取了充分武裝以防不測的時間之後,卻一貧如洗,那在原則上是錯誤的,其結果對雙方都是不利的。這樣的方針在道義上和經濟上是不符合於我們任何一國利益的。……
“我不相信美國政府和美國人民會認為把他們慷慨答應給與我們的援助限制於要立即付款才能供應的軍火和商品,是符合於指導他們行動的原則的。……我們滿懷信心地把其他的事情留給你和你的人民去考慮,我們深信,你們是一定能夠找到將來為大西洋兩岸的子孫後代讚揚的途徑和方法來的。”
據哈里·霍普金斯後來告訴丘吉爾,羅斯福坐在他的帆布躺椅上一再看這封丘吉爾自認為是“最重要的書信”,然後絞盡腦汁,默默沉思。羅斯福得出的決策是,“把造好的船隻租借給”英國使用。這樣做,既有法律依據,亦有大量先例可循。“現在,所有這一切一變而為果斷的行動,宣告了‘租借’這一光輝燦爛的概念。”
羅斯福從加勒比海回來的第二天舉行了記者招待會,在會上宣佈了他的想法。他說:“勿庸置疑,絕大多數的美國人都認為美國最直接有效的防衛在於大不列顛之得以保衛其本身。”如何幫助大英帝國保衛它自己呢?羅斯福說:“現在,我正想要做的就是要取消美元的標記。這在在座的各位的心目中是一件嶄新的東西。我認為——要把這無聊的、荒謬的以及老牌的美元標記取消。”他以拿自己的水龍頭幫鄰居救火的假設,形象地說明了“租借”的實質:“現在我怎麼辦呢?在救火以前,我不會對他說,‘鄰居,我這條澆水用的水龍帶值15美元,你得給我15美元才能用。’不能這樣做!那怎麼辦呢?我不要這15美元——在把火撲滅之後,我把水龍帶拿回來就是了。”
此後經過了兩個多月的“美國曆史上最激烈的辯論”,大多數美國人都贊同了羅斯福的想法。丘吉爾認識到,“租借法案”一經美國國會透過,馬上就將使整個局面得到改觀。“它使我們能夠透過協定而無拘無束地為我們一切的需要制定包羅永珍的長期計劃。沒有規定償付的條款。甚至連以美元或英鎊計算的正式賬目也沒有。”
丘吉爾在為此而感到高興的時候,也對曾經為爭取美援做過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卻已於12月12日病故的洛西恩侯爵深懷悲悼之情。他立即考慮選擇英國駐美大使的繼任者。只有“一位全國知名並諳熟世界政治各個方面的政治家”才能勝任這一職務。他曾考慮過勞合·喬治,但因其年事已高而作罷,後來最終確定了由哈利法克斯勳爵繼任;這一選擇得到了華盛頓高層人士的贊同。由安東尼·艾登接任外交大臣。丘吉爾又安排戴維·馬傑森接替艾登任陸軍大臣,而其空缺出的全國聯合政府總督導員一職則由詹姆斯·斯圖爾特充任。
12月30日,羅斯福發表了著名的“爐邊談話。”他指出:“危險就在眼前,我們必須防患於未然。但是我們深知,我們不能爬上床去,用以被矇頭的辦法逃避危險,……如果大不列顛一旦崩潰,所有我們整個美洲的人即將生活在槍口之下,槍膛裡裝滿一觸即發的子彈,經濟的和軍事的子彈都有。我們必須竭盡全力就我們所能支配的人力和物力,生產武器和艦隻。”最後,他推出一個廣為傳誦的著名論斷:“我們必須成為民主國家的大兵工廠。”
為了更清楚地瞭解英國的戰況和與丘吉爾交換意見,1941年1月初,羅斯福派霍普金斯作為自己的私人代表飛往倫敦。霍普金斯與丘吉爾之間建立了親密關係,也對丘吉爾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在1月14日寫給總統的信中說:
“丘吉爾是一切意義上的政府,他決定大的戰略,而且常常連細節也不放過。工人們信賴他;陸、海、空三軍全體一致支援他;政治家們和上層社會也聲稱喜歡他。我要強調指出,而且不論怎樣強調這一點都不算過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