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部分(第1/4 頁)
:曉軍大作家,高論難苟同。方法都是為主義服務的。
不落:沒有主義,方法也就成了無水之源,無本之木。不要自欺欺人了,主義和方法是誰也離不開誰的孿生兄弟。(略。)
斬言劍手:這文字非常現實和思辨,屬於簡單流單邊趨附式。
……
我,僅對lengyan5作了回覆:什麼擁護不擁護?又來了、談主義。
其他的,這裡一併回覆--
其實,主義就相當於山頭,方法則相當工具;而工具,又分專用工具與通用工具。
一國兩制,就是通用工具。不很好嗎?
少拉點山頭、多研製些通用工具,有什麼不好的呢?
……
無論網友們怎麼批判我,都暴露出了一個問題:簡單化。
而這簡單化,正來源於思維模式的單一。
單一的、直線式的思維模式,只會判斷式、對號入座式、非黑即白式地思考。
今天,就專談思維模式。
思維模式的基本分類,有三種--
一、線狀思維模式:
顧名思義,線狀思維模式就是直來直去,由甲到乙、再由乙到甲。上面提到的判斷式、對號入座式、非黑即白式的思考方式,均屬於這種思維模式。
形象一點說,就象孩子看電影時常問大人:這個是好人還是壞人?
即便是人們常說的反思,如果不突圍、衝出這種思維模式,也還是線狀思維,只不過是逆向的線狀思維。
二、樹狀思維模式:
顧名思義,如樹枝狀散發開去。
在文章中常見的有:一、二、三……其中再分1、2、3……有的還分A、B、C……再分a、b、c……這種思維模式的特點,是便於梳理,條理清晰。
這是目前知識階層,常用的、也是必備的思維形式。如果達不到,那他大學就白上了。
我國目前的教育,偏重實用性;幾乎沒有哪家,把思維模式納入教學的。但,樹狀思維的訓練,早在中學已在不知覺地開始了(這個不知覺,不僅僅指被灌輸者,也包括灌輸者);而真正形成,卻基本上是在大學學業完成後。
注意,特例除外。
三、網狀思維模式:
顧名思義,如蛛網、棋盤般張開。思緒,亦如蜘蛛左右橫行或如棋子跳躍。
常見的,如:詩人、神經病患者。一般人,跟不上這樣的思路;你不知道,他下一個著眼點在哪裡。這種思維模式,具有很強的創造性。
注意,以上舉例時,將詩人、神經病患者並列是指思維的形式;既非謾罵詩人,亦非抬高神經病患者。恰恰相反,很多偉人、大發明家,都具備了這種網狀的思維模式。
思維模式,除了以上的基本分類外,很多是複合的,即複合型。
如:線狀與樹狀的複合、線狀與網狀的複合、樹狀與網狀的複合,三種狀態的混合型。
複合型中,又分以某一種為思維的主要模式,及某一種偏多、或偏少等等。
舉例說明--
主席,就是屬於以樹狀思維為主、以網狀思維為輔的複合型思維模式。
他,善於在錯綜複雜中梳理萬千,卻又云遊不定。別人,是難以把握他的思維走向的。
所以,在當時,完全吃透他想法,幾乎是不可能的。
老蔣,是屬於以樹狀思維為主、以線狀思維為輔的複合型思維模式。
清未的封建體制,造就了打量的只會直線思維的官員;有一些,後來就演變成了北洋軍閥。別的都不談,就思維模式而言,老蔣就已勝了一籌。
老蔣認死理、鑽牛角尖,這又與他複合型思維中的線狀思維是分不開的。就思維模式講,他輸給主席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魯迅,屬於以線狀思維為主、以樹狀思維為輔的複合型思維模式。
他,能作各種分析;但,更好鑽牛角尖,一條道走到黑。如:“痛打落水狗”,“一個也不寬恕”。
在我批判魯迅時,總有些網友愛說:魯迅,在文化上的成就,是那個時代的高峰。
在這裡,我也作個一次性回覆--
比如:某新建開發區,要建個公園。已有一臭水塘,清一清、可做人工湖。水有了,可大家習慣有山有水呵!那,就造一座假山。
而假山,講究:瘦、陋、空……等等。
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