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1/4 頁)
任何人在面對工作時,都必須想清楚一個問題:這份工作對我到底具有什麼樣的意義?我為什麼要做這份工作?提高工作動機的關鍵在於工作對你有什麼樣的意義。如果你不去思考工作對你的意義,就不會有所成長。事實上,工作的有趣與否,完全是個人主觀的判斷。儘管你可能不喜歡現在的這份工作,但是也不要因此而輕言辭職,你要做的是積極尋找這份工作的正面意義。
你必須學習改變自己的視野,試著從不同的角度重新看待現在的工作,包括從不同的時間點與立場,為自己的工作賦予意義。
分清楚“想做的”與“應該做的”
在決定應採取的行動時,必須分清楚哪些是你應該做的、能做的、以及想做的。實際的情況是,你想做的不一定是你應該做的或是能做的,你
必須要做的卻又是你不想做的。
“人之所以失敗,並非是不努力,只是力氣花在錯誤的地方。成天只顧著‘想做的’事情,至於‘應該做的’卻是一件也沒做,”改變必須從“應該做的”部分開始,你必須問自己:“現在這份工作,我應該做的是什麼?”然後再循序漸進地去做“能做的”以及“想做的”部分。
在未來的職場環境中,自我指導的能力將日趨重要。正如同德國企業管理書暢銷作者萊納德·史布萊格爾所說的,21世紀是“固體”的時代,我們只為一個組織工作,那就是“自己”。
我們有了更多的自主性,但這也意味著你必須要自己承擔完全的責任。從自我出發,依靠自己的力量,走出屬於自己的一條路。
100個困難和101個方法
——在工作中,如果我們遇到了難題,就應該堅持這樣的原則:找方法,而不是找藉口。成功者找方法,失敗者找藉口。方法總比困難多。
1999年,已經經歷了數次創業挫折的馬雲,帶領一批跟隨自己多年的合作伙伴,從北京回到杭州,創立了阿里巴巴。雖然屢屢碰壁,但做中國最好的企業一直是他們共同的理想。
隨著中國電子商務的不斷發展,6年後的今天,阿里巴巴已經擁有500萬中小企業會員,從2002年網際網路最低谷時期盈利1元錢,到後來每天營業額100萬元,再到每天利潤100萬元,現在阿里巴巴已經實現每天繳稅100萬元,成長速度驚人。用馬雲自己的話講:現在,阿里巴巴拿著望遠鏡都找不到對手。
馬雲為什麼這麼狂?真就沒有競爭對手了?
其實不然。馬雲解釋說:並不是阿里巴巴有多麼了不起,也不是馬雲有多了不起,很長時間以來,很多人都不看好我,不相信B2B模式能賺
錢,可我們一直看好這個行業,始終沒有改變。2002年,網路經濟泡沫破裂,許多做B2B貿易的網站一個個相繼倒下,最後只剩下阿里巴巴。無論是網際網路的冬天也好,泡沫期也好,我們都始終堅定地一路走來。有些人是晚上想試多條路,早上起來走原路,註定成功不了。
馬雲說過:每一個人都很平凡,我馬雲也沒什麼了不起,這幾年被媒體到處吹捧,其實自己很難為情。我一點也不聰明,也沒有先見之明,只是一步一步走來,剛開始創業時被4家公司騙得暈頭轉向,但是那些騙人的公司今天都已經不復存在。
2002年,在網際網路最為困難的時候,多數企業全面收縮戰線,馬雲並沒有關閉阿里巴巴在美國、歐洲的辦事處,反而繼續四處參展,開拓市場。堅持到底的回報就是阿里巴巴在海外培養了大批有實力的買家,為進出口貿易打下了基礎。
可見,要想做成任何事情,應該堅持的一個原則就是:確定好自己想做的事情,然後堅持到底。 只要堅持,一定就會獲得成功。不幸的是,我們很多人都沒有做到這一點,我們不會像馬雲那樣被騙4次還堅持不懈,很多人被騙一次兩次就放棄了。如果馬雲也那樣的話,就沒有阿里巴巴,沒有淘寶,我們很多人也會失去在淘寶網“淘寶”的樂趣。
工作中的難題也是這樣。所以在工作中,如果我們遇到了難題,就應該堅持這樣的原則:找方法,而不是找藉口。
對於透過思索以尋找解決問題方法的重要性,許多傑出的企業家都深有體會。
比爾·蓋茨曾說:“一個出色的員工,應該懂得:要想讓客戶再度選擇你的商品,就應該去尋找一個讓客戶再度接受你的理由,任何產品遇到了你善於思索的大腦,都肯定能有辦法讓它和微軟的視窗一樣行銷天下的。”
丁磊也曾經說過:“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