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2/4 頁)
取近嚴遠寬的策略。”
如講一個好的領導者要有靜氣,“‘見利不動,遇事不慌,半隻冷眼,一顆素心’,遇到大事件的時候,要穩住心神,壓住陣腳,這樣下屬們的心思才能穩定,局面才不會亂;而平時沒有事的時候,則要兢兢業業,以認真的態度對待每一件事情,這樣下屬做事情才能夠不鬆懈不荒廢,這叫做‘以有事之心處無事,以無事之心處有事。’”
最有創意的是作者對“宋公明“三個字的解讀:幹事業,最要緊的是聚攏人心,群策群力。而要聚攏人心,最基本的事情是要合理回報,說白了就是一個字——“送”。送的過程中,還有兩個要害必須把握,否則送得越多,效果越差。第一個要緊的事情是要“公”,公正無私。第二個要緊的事情是要“明”,明察秋毫。所以梁山頭領就叫宋公明。
這也是一本有趣的書,精心設計的故事結構讓人愛不釋手,每一章都象說評書一樣做一個釦子,下一章承接上文,結構絲絲入扣,讀來妙趣橫生。我喜歡的幾個情節設計是:用“黔之驢”典故演繹出的人事危機策略;為了提職安排宋清去端盤子;蕭讓用借調的方法增加自己的職位競爭力;著火的時候裴宣居然不讓大家救火;安道全拔剪用剪子而不是鉗子。真是可以用獨具匠心來形容。
好書難得,這本《梁山政治》可以說是炎熱夏季刮來的一陣智慧涼風,讓人不禁神清氣爽,會心微笑。
電子書 分享網站
生動的故事 細節的道理
鄧慧學
本書紮根於中國的文化土壤,貼近管理的日常實際。
在豐富多彩,源遠流長的文學史中,《水滸》可以說是異軍突起、卓立千古的不朽之作。俠義之士“雙拳起處雲雷吼,飛腳來時風雨驚”痛快淋漓的故事,刻畫出令人痴迷又望而生畏的人性。借水滸的人物總結和發揚古代的管理智慧,這確實是一個有趣而又有意義的工作。
玉平一邊進行博士專業的研究,一邊寫作這本書,在實驗室的小會議室裡度過了一百多個不眠的夜晚。帶著一臺膝上型電腦,以神機軍師朱武的身份,為我們創作了眼前這本《梁山政治》。
一本好書,如巍巍峨峨一座山,可以登高望遠,也可以曲徑通幽。玉平的這本書,恰是這樣一座山,遠遠望去,樹木繁茂,貌似無路可尋。走近一看,早已經過了人工的修整,勝景處有碑文介紹,艱險處早已搭好了橋,鋪好了路。玉平以平實典雅的文字,幽默詼諧的語言,於有血有肉的故事中,於梁山兄弟激情澎湃的人生中見管理,見哲學,見智慧。
書中內容涉及組織行為、人力資源、領導方法、管理溝通、員工激勵等若干管理學的熱門領域,而這種涉及並非常見的泛泛而談,而是顯示了作者深厚的功底。如“天王意外”裡講領導,用的是漢代《韓詩外傳》子賤子期的故事,和《戰國策》裡趙奢的觀點;“蕭讓借調”裡講領導風格,用了《莊子》裡龍蛇之變的典故,講用人,用了墨子毆驥的故事;“帥氣郭呂”裡講管理實踐,使用了六祖慧能的禪宗公案;“英雄排位”裡講上下級行為,引用了宋代蘇洵寫的《心術》一文,使用了《史記》、《孫子兵法》、《貞觀政要》、《康熙庭訓》等文獻裡的經典例證。
作者不只引用文獻,而且把管理智慧展現在很多原創的細節上,如“拉近和別人距離的方法:熱情但不主動,在小事上示弱”,“功勞別人說是黃金,自己說就是黃土”,“做大事不求全功,求則必亂;做小事不求全名,求則必辱”。
有一個關於朱武的細節文字給我印象特別深,“我有一個習慣,跟重要人士交談的時候,手邊一定要有一個茶杯,我習慣於把手放在茶杯的把手上,這樣對方說道複雜問題的時候,就可以在他結束話題開始提問前,順勢拿起茶杯喝上一口,不為了潤喉嚨,只為了給自己爭取一個清理思路的時間。這個習慣保持了很久了。”管理在於細節,智慧也在於細節。這種細節的智慧讓人若有所悟,為之神往。
在講細節做總結的同時,作者還進行說服,把自己的觀點轉化為具有巨大說服力的語言,讀來讓人耳目一新。如“花榮養花”裡說:“受了委屈要喊疼,喊了疼讓人家都知道你受委屈了,然後再自己默默的忍下來,這樣不但獲得了大家的同情和支援,也向領導展示了自己的忠誠。受了委屈就扛著,而且表現如常,這樣並不好。首先會讓別人覺得你不在乎領導,不在乎組織給你的認可,有輕視上級的嫌疑;其次讓人覺得或許你真的不夠資格,自己心虛;第三讓覺得你不真誠,明明受了委屈,還在那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