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第3/4 頁)
點頭。
張恆東“嗷”地一聲,開心地手舞足蹈,腦袋裡面想的也是電視中飄來飛去的輕功場面。
“切,沒見識。”曉墨不屑地鄙視之,完全忘記了她剛聽到這個訊息時表現得不比張帥哥好多少。
“你有見識,那你說說武林大會的具體情況!”
“我為什麼要跟你說?”
“你也不清楚吧?”
……
古爸好笑地任由兩小鬥嘴,帶頭往山下走去。
PS:文中的師公除了姓名,其生平與事蹟都是真實的。今年是辛亥革命勝利100週年,某禪本打算在10月10日這一天發稿紀念師公的,但因為沒有掌握好情節的程序,只能拖到今天才能發表。
某禪謹以該章向師公和同師公一樣反帝反封建鬥爭的革命先驅們致以敬意。
第四十五章 覲見武林老俠
古爸帶著曉墨和張恆東前往G市拜訪蜀山劍派楊姑婆再傳弟子賀剛正。賀正剛與Z市龍居鎮朱太翁的孫子朱貴及古爸的師侄江文柯於1986年參加在天津舉辦的全國武術比賽,為C省的省隊奪得了獎牌,而三人也因此成為了好友,所教學生互有往來。古爸帶著兩小來到楊家祠堂,這是一座四合院,古香古色。院中央一棵挺拔的古銀杏樹,花壇中鮮花鬥妍,大門的屏風上麒麟活靈活現,一看就知道屋主是底蘊深厚的大戶人家。
楊姑婆的侄子楊柏現居住於中堂,老人如今80多歲了,耳聰目明。他端坐在太師椅上,手捧一本古書,看得津津有味。曉墨仔細看,發現,那本古書的書名竟然是《奇門遁甲》。曉墨微驚,《奇門遁甲》不是小說中杜撰的嗎?難道不是杜撰,而是真實存在?曉墨髮覺在武術這個領域,她接觸的越多越是感覺自己淺薄。
賀正剛帶領曉墨三人拜見了楊老太爺,老爺子對後輩很是關切,詢問了三人近期的練功進展。張恆東回答得期期艾艾,因為他的武功是最差的;不過他的情緒卻非常亢奮,眼前的老人可是位前輩高人,普通人連他的名字都無法得知,更不用說見到了。而現在老人就坐在他面前,還親切地與他交談,他能不激動嗎?
見過老太爺後,賀正剛便帶著古爸和曉墨、張恆東前往客房閒談。古爸說要帶曉墨兩人去見識一下民間的武林大會,賀正剛笑著說要一同前去,順便介紹些朋友給兩個小師弟師妹認識。賀正剛以師兄的教育曉墨和張恆東,告訴他們習武之人要怡情靜氣,心胸開闊,不能鬥勇爭強,不能用於報復鬥狠,並給他們講了一位楊姓前輩的經歷。
那是解放初,50年省城擂臺百日英雄金、銀章大賽,銅棍神童楊澤勇的師傅鐵臂餘山主與鐵扇子馬玉的父親神拳馬強的對壘,馬強用紅沙掌擊傷了餘山主。餘山主重傷回家,調養無效,兩個月後傷逝。楊澤勇立誓為師傅報仇,經過十多年的尋訪,在D市尋到了馬強的兒子馬玉。楊澤勇將銅棍便宜變賣後來到D市打工,並與馬玉成為了好朋友。兩年後的某天,楊澤勇與馬漁對飲,趁著酒勁兒要與馬玉切磋較勁兒。、“馬兄,請不必客氣。我是餘山主的弟子,當年師傅傷於你父的紅沙掌之下。今天是我師傅的忌日,俗話說父債子還,請馬兄不吝賜教!”
兩老在竹林中穿梭遊鬥,足踏五行八卦,兩手掌、拳、鉤、指變化不測,林內塵土飛揚,竹葉沙沙作響。最後,楊澤勇用鐵沙掌擊到馬玉胸前,馬玉一個鐵板橋卸去了大半掌力,借勢彈腿踢於楊澤勇下身。兩老雙雙倒地,兩敗俱傷。楊澤勇淚如雨下,師傅在天有靈,鐵沙掌終於勝了紅沙掌。
“馬兄,這是鐵沙掌的解藥,請快些服下。”
“楊兄,這是師門活傷護命丹,你也服下。”
解藥雖然服下了,但兩老還是落下了殘疾。閉門養傷的楊澤勇反思,冤家宜結不宜解,學武首重德,抗日英雄流血犧牲,光榮,萬民敬仰;爭雄鬥氣流血受傷,可悲!學成文武藝要為國為民……
曉墨和張恆東點頭受教。
翌日,古爸、曉墨、張恆東和賀正剛以及賀正剛的師姐楊慧敏一起前往省城郊外金螺湖旁的菜花茶莊參加武林大會。所謂的民間武林大會大會是C省民間高手的定期表演切磋交流聚會,由眾人選出三位高手籌備組織,本次的大會的負責人是年輕一代中的佼佼者賀正剛、朱貴與江文柯。
金螺湖四面是山,中間一個葫蘆形壩地。菜花茶莊離金螺湖大約五百米,位於半山腰,處於葫蘆口。茶莊內有一棟兩層的小樓建築,視野開闊。樓前方有一個大魚塘,荷花盛開,家鴨和野鴨同在湖中戲水。繞過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