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第3/4 頁)
草撤出杏樹鄉。就他們這種關係你說能搬弄得了?村裡一般小事有李鳴和他的小兄弟們就辦了,大一些的黃書記一出面就化解了,再大的還有姚書記頂著;姚書記有事底下還有人維持,他們相互幫襯,相互支援,像一張鐵網,一般棍棒根本搗不開……老飽學見寧長只咬牙不作聲,就鼓勵他,現在的形勢和過去有很大不同,一是國家抓得越來越緊,老百姓也看清了他們的花花腸子,很多事他們也叫不動莊了,要不你們在這能住這麼消停。只要你們有決心,我們老百姓全力支援,他們就是鋼筋鐵網,也能斯個稀巴爛,最後你看吧,不光村裡,包括鄉里,都得有掉進去的。
寧長仍不說話,只用力地合上鋼筆和本子。同時得到一個資訊,黃書記他們正待辦一件急事,他們一動身就可見分曉,右眼就一動不動地掃視著村莊,顯出一種決斷和狠辣。
這天早上,寧長和黃書記特意打了招呼,說他們要回縣城,回不回來,啥時候回來,都沒有明確表示,兩個人就匆匆走了。
他們走出很遠,又在順路的小賣店裡吃了些東西,眼看快到鄉政府大院了,寧長忽然要徐胖子同他再回柳樹村。徐胖子滿臉冒汗,呼呼喘著粗氣,遲遲不動,“眼看到鄉政府了,那樣還不如不走了”。寧長用右眼狠狠地挖他一下,也不作聲,扭頭就走,腿也有些瘸,顯出一拐一拐的樣子。徐胖子長出一口粗氣,摸一把溼淋淋的屁股,只得蔫蔫地跟回去,肥胖的屁股每走一步就顯眼地聳一聳,像泛起的波浪。
離村很遠,就見村部大院密扎扎地聚了很多人。黃書記站在一個用磚砌的上講臺上,看看聚集的人群,把剪著的雙手拿出來,朝人群擺了擺:“這件事也不是非要等工作組走了才能研究,主要是時間來不及了。我看西溝的橋還得修,錢已經集了一部分,可是現在什麼都漲價,大夥也知道,眼下正好掛鋤,過些日子就該動刀了,趁這個工夫,每戶再集十元,半月內把橋修起來……”
人群起先只嗡嗡地亂嚷,漸漸越嚷越大,有一個大眼睛重眉毛的漢子就走出人群,擠到講臺邊上大聲說:“一共五尺寬的橋,三年前就吵吵修,光錢就集兩回了,啥玩藝沒修上,還集?再集我是不拿了,認可趟水過河,誰願集誰集!”這人寧長曾在老飽學家見過,也是那裡的主要成員。他話音一落,同時有一大片聲音跟著響應,會場就成了一窩蜂子。
“哎哎哎,別雞巴瞎吵吵!”大虎X晃著腦袋衝到講臺上:“家有千口,主事一人。黃書記咋說咋辦,別都二十四個雞巴—一亂點頭:牛X上的蒼蠅,跟著瞎嗡嗡。”
人群又是一陣混亂,相互吵的罵的攪作一團。李鳴就衝上講臺,扯著嗓子喊了半天,才勉強能聽到說話聲:“鄉親們,這是造福後代,子孫幸福的大事,是關係到全球生態平衡的大事(他說話往往要和全球聯絡起來),橋是千人走,萬人行,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別說集兩次,集三次,五次八次也得集。魏大成說得對,家有千口,主事一人,我們黨組織(他根本不是黨員)定下來的事大夥都得執行,不集行嗎?看誰不集一個試試!”還把拳頭用力地舉了舉,一副十足的流氓無賴相。
人群又是一陣亂哄哄的吵嚷,一些人已不吱聲,開始認了,小胳膊終究扭不過大腿呀。這時老飽學由幾個人擁著,擠到講臺前邊。先有兩個農民大聲喊一陣,老飽學就大聲地說話了:“集幾次資無所謂,關鍵是修這座橋到底需要多少錢。大夥可以算一算,全村一千二百口人,每人集兩次了,第一次每人集了十元,第二次每人集了五元,加起來是一萬八千元。橋寬不過兩米半,長不過三米,石頭沙子不用花錢,二十噸水泥從裡往外用,一噸水泥加運費三百元錢,二十噸水泥六千元錢,再加點木料技工……一萬元可勁花,幹啥一戶還要集十元錢。老百姓掙點錢那麼容易,王四兒他老媽上山挖藥材,曬乾了一天夠不上三元錢,樹茬子把腳心扎透了半個月不敢下炕腳腫得像個饅頭,連二分錢一片的正痛片都捨不得買,徐二丫頭為了交下學期的書費,趁假期每天揹著冰果箱子四處跑,一天最多掙十元錢,前天下雨,冰果賣不出去,孩子急得站道邊上哭。於二爺為了給孫子買雙新膠鞋,晚上十一點了還蹲在二十里外的鄉政府門口賣瓜籽……老百姓掙一分錢,真是汗珠子摔八瓣才能拿到手。捏一把都能摸出血珠子!再凡有點人心。怎麼忍心枉花老百姓的錢!怎麼?非得逼啞巴說話,到底幹啥,缺錢明說,用錢花在明處,不明不白的錢一分也不集,願咋的咋的!”據說黃書記急用一筆錢添財務賬上的一些窟窿、他也預感到寧長他們肯定會查出問題的,就想出了集資的老辦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