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部分(第1/4 頁)
王林語氣鄭重的說道。
王林的這幾句話,讓劉常清心裡一喜。
回到車上之後,車隊繼續向著臨河鎮的方向駛去。
“常清,根據那位小張同志的說法,只有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即使趙長天同志在民間有一定的影響力,你認為他能完成鄰河鎮群眾的轉移工作嗎?”
王林注視著劉常清憂心忡忡的問道。
“如果是別人,很有難度,甚至不太可能完成。但對於趙長天,我卻有著一定的信心。
根據我的瞭解,趙長天在民間擁有的聲望和影響力是非同一般的。通俗的形容,就是群眾買他的帳。
因此,在群眾全力配合的情況下,我認為能夠完成的希望還是很大的。”
劉常清的語氣中雖然也有一些不確定,但更多的還是肯定。但實際上,他心理也沒有多少底氣。
畢竟,時間太短暫了,而且還是在縣裡沒有授權的情況下,當地的幹部能否支援和配合還是個未知數。
王林沒有再說什麼,只是若有所思的點著頭。
到達臨河鎮,下車之後,眾人眼前的場景幾乎和大河鎮一樣。
觸目所及,大半個鎮子已經消失不見,只有少數房屋浸泡在洪水中,浸泡最淺的也達到了接近一米多的高度。
在視線中,依然沒有看到一個人。
很顯然,鄰河鎮受到洪水衝擊的程度超過了大河鎮。
但即便是如此,眾人在心理上已經與剛到大河鎮時截然不同。因為,他們的心裡抱著一份希望。
很自然的,眾人遊目四顧。
沒有讓他們失望,張子蘭率先指著一個方向,難掩興奮的喊道:“那裡。”
眾人順著著她手指的方向望去,在大約一公里遠的一道斜嶺上,眾人看到了星星點點的光亮。
“活了大半輩子,我今天才發現原來手電筒竟然這樣可愛。”
王林輕鬆的說道。
老人眉頭的皺紋幾乎已經完全舒展開,喜悅之色溢於言表。
“善莫大焉!”
王林又意有所指的說道。
“王書記,我們去那邊看看吧。”
劉常清極力剋制,才能避免因為那種來自心頭的巨大喜悅而導致自己失態。
“走,去看看,我現在真是想要迫切的看看趙長天同志了。”
王林邊說著,邊抬腿向著斜嶺的方向走去。
劉常清、唐慶天緊隨左右,其它人跟在身後。
張子蘭很想越過人群,用她所能達到的最快速度、到達斜嶺,她迫不及待的想要告訴趙長天:她真的、真的很感激她。
對於張子蘭來說,在她的生命中,從未有一個人能帶給她如此巨大的驚喜。也從未有一刻,讓她覺得世界如此美好。;
那種地獄和天堂之間的轉換,讓她經歷了此生最大的一次心裡落差。
在眾人近似小跑的情況下,斜嶺越來越近,已經可以清晰的看到,整個斜嶺上,全是黑壓壓的人群。
“應該都在這裡了。”
唐慶天興奮的說著。他的心情在接連的驚喜面前已經有些難以自控。
事實上,他此刻的心情也基本代表了其它人的心情。
距離斜嶺將近百米遠的時候,從嶺上走下來的打著手電筒的三個人與眾人迎面碰上。
“趙長天!”
看到三人中間的那個熟悉的年輕人,張子蘭脫口而出。
這三個人,正是趙長天和鄰河鎮的書記周強、鎮長黃平。
只是,此刻的趙長天顯得很狼狽,身上穿著的雨衣、臉上、頭髮上都是泥點子,彷彿整個人在泥濘的地面上打過滾兒一樣。即使是雨水的沖刷,也無法沖刷乾淨。
看著眼前如此狼狽的趙長天,劉常清感覺胸口有些發堵,他很想緊緊的抱住他,道一聲“辛苦了!”
但最終他還是剋制著自己的情緒,大聲說道:“趙長天同志,這是省委王書記,親自來我們市指導防汛抗洪工作。”
趙長天注意到,劉常清在介紹的同時,他的眼神中滿是欣慰,衝著他輕輕的點了點頭。
“王書記,您好!”
趙長天上半身輕俯,禮貌的向著王林打著招呼。對於這位老人,他並不陌生,雖然沒有直接打過交道,但對他的性格和作風還是時有耳聞。
與此同時,他心裡有一種喜悅在蔓延,王林的出現有些出乎了他的預料。王林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