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第1/4 頁)
在世紀廣場待命時,大家圍在一起,劉翔也鬧了個笑話,他用半中文半英語和外國女飛行員說著什麼,也好象是在找什麼,他邊說邊筆劃著:“左邊這裡OK了!右邊那裡不OK。”在場的人都哈哈大笑,劉若寒問他在說什麼呢?劉翔說:“在交流風層,上升偏左OK了,下降偏右離目標遠了不OK了,”劉翔自己也覺的中文不中文,英語不英語好笑……
在比賽活動期間,每當大家從緊張的氣氛中解脫出來,在沒有其它娛樂活動的情況下,除了相互交流,談笑風生外,更多的就是看中央電視臺由李詠和王小丫主持的“熱氣球飛越新三峽”的《歡樂英雄》節目。節目拍攝製作的格外精彩、扣人心懸、耐人觀看。但還是有人沒能看見或者沒有看全,所以,中國航協的吳熹專門寫了一篇《熱氣球飛越新三峽散記》供人欣賞:
8月10日到9月4日,中國航空運動協會與中央電視臺《歡樂英雄》節目組合作,製作了“熱氣球飛越新三峽十&;#8226;一特別節目”我有幸作為飛行總指揮劉連成的副手參加了這次活動。
這次活動從重慶出發,總共設定了穿越夔門、天坑速降、穿越滴翠峽、接觸神女峰、神農溪300度環繞,飛越新灘、三峽大壩、石牌大轉彎、穿越宜昌長江大橋共9個任務,最後在宜昌南津關結束比賽。中央電視臺挑選了10名熱氣球飛行員分成兩支隊伍,以這9個飛行任務進行比賽,他們是大聯盟隊(花瓣球)的隊長高新勝,隊員劉若寒、劉永、吉紹魁、宮厚娟;太陽鳥隊(紅色球)的隊長劉翔、隊員王金虎、李勇軍、吳健、徐惠芹。另外,還邀請了陶建威、徐堅、程鵬3人,作為第3個球——工作球的飛行員,負責協助空中拍攝。
2003年追求與探索 24
這次活動的時間安排非常緊湊,天氣時好時壞,飛行條件又艱苦危險,因此無論是節目攝製組、飛行隊員還是我們指揮員,都感到非常大的壓力。但由於這次活動的創意實在非常新穎,而飛行難度之大是我們無法全部預知的,因此,每個人又都非常興奮。在這種心態中,活動緊張而有序的開始了。
任務一 飛越夔門
大聯盟隊主飛:宮厚娟 太陽鳥隊主飛:李勇軍
12日上午,重慶簡短而隆重的開幕式剛一結束,我們立刻收拾裝備,乘車趕往奉節,準備第二天一早穿越夔門的飛行。三峽景區正式的起點——夔門,就在奉節縣城下游幾公里處。李太白千古絕句“朝辭白帝彩雲間”中著名的白帝城,就在夔門之側。
由於三峽一期工程的竣工,江面水位已經升高到海拔135米,好處是江水不在象從前那樣湍急,但兩岸的淺灘卻都淹沒到了水下,因此,熱氣球唯一的起飛地點就只能設在擺渡汽車用的拖船上,此後的多數飛行任務都是從這種拖船上起飛,我們戲稱其為“熱氣球航空母艦”。我想,熱氣球從拖船上起飛,在世界上也應該是首次吧,這也是本次活動創造的很多世界第一之一。
第一個飛行任務是從夔門外起飛,在夔門下游約8 。 想看書來
2003年追求與探索 25
任務三:穿越滴翠峽
大聯盟隊主飛:吉紹魁 太陽鳥隊主飛:徐惠芹
19日一早,離開大昌古鎮,我們到達小三峽中美麗的滴翠峽,準備穿越飛行。使用GPS測量,滴翠峽從入口到出口的直線距離8公里,峽谷距離長,兩側山崖陡、內部風速小、江面轉彎大。規則是兩隊計時比賽,用時短者獲勝,由於距離長風速小,允許熱氣球在途中換氣。
開始時還很順利,兩隊你爭我奪,相互趕超,交替領先。但在飛行了三分之一距離後,主飛徐惠芹為爭取利用速度快的風向而錯誤的升高了角度。由於太陽的照射使山坡上的氣流總是順坡而上,熱氣球就困在了半山腰,無法降到江中。只好由地面助手爬上去,將熱氣球用繫留繩牽引出來。這麼一折騰,至少浪費了半個小時,被大聯盟隊的吉紹魁甩在了後面。但徐惠芹並沒有放棄,在補充燃料之後,繼續向前飛去。此時,時間已近中午,烈日當空,風向開始變的亂起來。在途中經過一段弧形大拐彎時,風向逆轉了,太陽鳥隊的熱氣球開始向回飛去。無奈之中,徐惠芹將球停在救援船上,靠船的力量向前度過了逆風區,然後才離開船繼續飛行。但此時仍是逆風或靜風,太陽鳥隊的隊員們突發奇想,將熱氣球吊籃下面一部分浸泡在水中,藉助水流的力量向下遊前進。最終,當熱氣球飛過終點線後,隊員們一片歡呼。
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