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第4/4 頁)
如何理解邁克爾·波特倡導的〃所有的產業叢集都是好的〃這一論斷。
3。 如何運用公共經濟學、新制度經濟學、產權經濟學、智慧財產權法學等學科理論分析區域產業品牌的〃俱樂部型公共產品〃、〃共有產權〃、〃共享型智慧財產權〃等屬性;如何規避區域產業品牌共享利用中的〃公地悲劇〃現象。
4。 如何認識區域經濟發展實踐中的〃產業鏈規劃、產業鏈招商熱〃現象。
5。 如何認識區域產業叢集演化的生命週期、區域產業叢集風險現象。
參考文獻
1.劉再興,等,中國區域經濟:數量分析與對比研究'M'。 北京:中國物價出版社,1993。
2。 劉再興,等。 區域經濟理論與方法'M'。 北京:中國物價出版社,1996。
3。 陳棟生,等。 區域經濟學'M'。 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
4。 魏後凱,等。 現代區域經濟學'M'。 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6。
5。 郝壽義,安虎森,等。 區域經濟學'M'。 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99。
6。 郝壽義,安虎森,等。 區域經濟學(第二版)'M'。 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4。
7。 安虎森,等。 區域經濟學通論'M'。 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4。
8。 杜肯堂,戴士根,等。 區域經濟管理學'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9。 崔功豪,魏清泉,劉科偉。 區域分析與區域規劃(第二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10。黃培,陳俊芳。 贏利定律:商業模式的理論、方法與實踐'M'。 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3。
11。李小建,等。 經濟地理學'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12。李小建,等。 經濟地理學(第二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13。李凱 ,李世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