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2/4 頁)
'沃爾德·克里斯塔勒。德國南部中心地原理'M'。常正文,王興中,等譯 。北京:商務印書館,1998。
5。高進田。區位的經濟學分析'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6。張文忠。經濟區位論'M'。 北京:科學出版社,2000。
7。劉繼生,張文奎,張文忠。區位論'M'。 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4。
8。楊吾揚。區位論原理…產業、城市和區域的區位經濟分析'M'。 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1989。
9。陸大道。區位論及區域研究方法'M'。 北京:科學出版社,1988。
10。陳振漢,厲以寧。工業區位理論'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11。魏後凱,等。現代區域經濟學'M'。 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6。
12。李小建,等。經濟地理學(第二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13。李小建,等。經濟地理學'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14。楊吾揚,梁社進。高等經濟地理學'M'。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
15。宋家泰,顧朝林。論地理學現代區位研究'J'。地域研究與開發,1987(2):1…9。
16。劉繼生。行為區位論的初步研究'J'。人文地理,1992(3):40…47。
17。徐梅。當代西方區位選擇理論研究的新進展…從古典區位論到新古典區位論'J'。貴州財經學院學報,2004(5):71…75。
18。塗妍,陳文福。古代區位論到新古典區位論:一個綜述'J'。河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5):38…42。
19。陳文福。西方現代區位理論述評'J'。雲南社會科學,2004(2):62…66。
20。金相鬱。20世紀區位理論的五個發展階段及其評述'J'。經濟地理,2004,24(3):294…298、317。
21。李茗芳。近20年來產業區位的研究進展'J'。亞熱帶資源與環境學報,2007,2(2):86…93。
22。SMITH D M。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Geographical Studies of Industrial Location'J'。Economic Geography;1966;142:86…113。
23 SMITH D M。 Industrical location: an economic geographical analysis'M'。 New York:John Wiley&Sons;1971。
24。PRED A。Behaviour and Location:Foundations for a Geographic and Dynamic Location Theory(1)'M'。Lund:C。W。K。Gleerup;1967。
第三章 區域經濟增長理論
〃經濟增長〃(economic growth)與〃經濟發展〃(economic development)既有區別又有聯絡。區域經濟增長即指一區域在一定時期商品和勞務的產出(output)增長,它是區域經濟發展的前提和基礎。區域經濟發展不僅包括區域經濟增長,而且還包括區域產業結構及空間結構最佳化、區域科技進步、區域社會福利及文教衛生條件改善等。本章重點闡述區域經濟增長要素、區域經濟增長模型、區域經濟不平衡增長、區域經濟增長(發展)階段等理論內容。
第一節 區域經濟增長要素理論
區域經濟增長是多種影響因素相互作用的過程。對區域經濟增長要素的分析,是研究區域經濟增長的起點(郝壽義、安虎森等,1999、2004)。67區域經濟增長要素理論主要涉及區域經濟增長要素的分類、區域經濟增長要素的功能等內容。
一、區域經濟增長要素的分類
基於不同的視角,採用不同的分類標準,可將區域經濟增長要素劃分為不同的型別。國內學者提出的區域經濟增長要素分類方法可歸結為以下三類:
1。基於各種要素性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