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3/4 頁)
小時的自我時間,其實並沒有那麼困難。時間到底哪裡去了?
女人常有一些時間管理上的盲點。
一、 談戀愛時,每天都在和情人耗時間
看電影、約會、找朋友唱歌,所謂“我陪你”,多半變成“我陪你殺時間”,真正把時間用在對雙方都有益、都有成就感,或可以累積記憶資產的時候實在少。
二、 若沒有情人,因為不善於使用時間,又常因為怕無聊把時間耗掉找姐妹淘來喝下午茶聊八卦(有時越聊越不愉快,卻還是會找固定的人來聊)、在電視前無意識地轉著遙控器、陪家人打麻將(通常女人也不認為這叫做擁有自己的時間)、漫無目的地逛街買東西(若有足夠的錢,那是享受;若已變成“卡奴”,逛街已成自虐,越逛越焦慮)。
三、 時間順序處理不好,老是先做小事再做大事,重要的大事總沒時間處理
把時間用在哪裡,你才會覺得精神舒暢、時間對你而言才有意義呢?還能擁有豐富時間支配權的未婚女子,應該為自己的時間定出一個“優先順序”。若說時間如金錢,我們得學會先把時間付給最值得給付的事,我們的時間存摺才會內容豐盈。
管好時間法則1 搞定一切還能玩
管理好自己和時間的關係,不是為了做更多的事、更加忙碌,而是為了有
足夠的時間享受生活,讓自己過得既充實又舒暢。
搞定一切還能玩
管好自己與時間的十個法則
時間是無法管理的。我們所能做的,是管理好自己和時間的關係。
你念小學時候應該有這樣的經驗——痛苦的暑假作業。
放假時,領到一整本的暑假作業,每天要寫一頁。以前老師為了讓我們多些文化素養,還規定一天要寫一頁小楷。
我會想,暑假還長得很呢,就把它擱在一邊吧。
每個暑假都一樣,一直等到快開學,才發現,再不寫就糟了!於是快馬加鞭趕工,痛苦不堪,每一頁中文字跡都很潦草,數學題目更沒有耐心算,小楷更慘了,簡直是鬼畫符。
通常都到這時候才懊悔,為什麼不早一點做?
第二年暑假,又掉進同樣的迴圈。
從小有自律###──心中有時間表的人,實在太少了。大概只有那些超級優等生,或從小家教嚴謹的人才做得到吧。
大部分人都是在年歲漸長之後,才學會自律、認識了自律的好處。
有規律的生活是有好處的,至少可以省卻自己的懊惱。時間管理的三種典型,從時間習慣來說,可以把人分成三種。
一是,提早型:什麼事情他都要提早做。
二是,精確型:他希望一分鐘不差,不遲,也不早。
三是,拖延型:什麼事都遲做。
第一種、第二種型別的人,都屬於###急的人。第三種人也可能個###很急,可是在時間控制上非常不得法,弄得自己更急。
時間管理專家雷·約瑟夫曾說:“時間是無法管理的。我們所能做的,是管理好自己和時間的關係。”
管理好自己和時間的關係,不是為了做更多的事、更加忙碌,而是為了有足夠的時間享受生活,讓自己過得既充實又舒暢。那麼,怎樣管好自己和時間的關係呢?
提早,但不花時間等待
精確型的人,自以為很精
確,但常陷於人算不如天算的窘
境。過度精確,不如稍微提早。
提早型可以我的祖母為代表。小時候她帶我搭火車,寧可早一個小時到火車站等待。我常為此事跟祖母抱怨:“那麼早去,火車又不能為我們提早開。”
祖母總是說:“如果什麼都要剛好來得及,那麼就會弄得自己很心急,殺死很多細胞,這樣划得來嗎?”
我以前很不以為然,那麼早去,浪費好多時間,不是嗎?直到後來有許多“明明算得很精確出門,趕飛機卻碰到塞車,因而差點趕不上飛機,途中因為焦急而口乾舌燥”的經驗,我才覺得祖母的提早哲學或許是對的。
我的祖母是個有條有理、處事謹慎的人。很可惜,那一個時代,女人沒法受太好的教育,命運被婚姻決定,英雄無用武之地。
早去不一定浪費時間,那些看似浪費的時間,可以做很多事情。
早到的半個小時,我可以在機場的休息室裡享受悠閒時光,輕鬆地喝杯咖啡,看一看女###雜誌裡頭的流行服飾搭配,也可以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