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1/4 頁)
布。徵調50多萬工人參與施工,還大量使用了各種犯人。最終於1905年建成這條使用1200萬根枕木、100萬噸鐵軌的西伯利亞大鐵路。
經濟的發展和西伯利亞大鐵路的修建使俄國向東方擴張的胃口越來越大。俄國於1896年同滿清政府簽訂密約,取得在中國東北修築中東鐵路(從滿洲里經哈爾濱到海參崴)的權利。以後,又在中國修築南滿鐵路,強行租借旅順、大連。1902年,沙皇尼古拉二世親自主持御前會議,決定“滿洲將來必須歸併給俄國,至少要成為完全依附於俄國的屬國”。俄國的擴張同日本發生了激烈衝突,遠東形勢日趨緊張。但尼古拉二世對此卻漫不經心,認為主動權全在自己手中。他對德國皇帝說:“戰爭在1904年打不起來,因為俄國還沒準備好”。
出乎俄國意料之外,日本於1904年2月對俄國不宣而戰。兩國交戰一年零三個月,最後俄國敗給了它看不起的東方國家。這次失敗暴露了改革後俄國內部的嚴重問題。人們感到受了奇恥大辱,對沙皇政府更是感到不滿和失望。俄國爆發了一場轟轟烈烈的革命——1905年革命。沙皇尼古拉二世勉強保住皇帝寶座,被迫進行政治改革,允許政黨合法存在,建立權力有限的代議機構——國家杜馬。沙皇的無限權力開始受到限制。隨後,大臣會議主席斯托雷平又主持經濟改革,允許農民退出村社,扶植富裕農民發展,促進農村向資本主義方向轉變。
新一輪的改革再次推動了經濟發展,增強了國力。從1910年起,俄國進入新的經濟高漲時期。糧食產量不斷提升,1913年達到8600萬噸,出口1000多萬噸。俄國成為當時世界上最重要的糧食出口國。工業增長更是迅速。1910—1913年間,工業生產增長45%,年均增長11%。石油產量居世界第二位,機器生產和鋼產量居第四位,煤產量居第五位。俄國繼美國之後,成為傳統的西歐列強以外的後起之秀。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三、戰敗和改革多次反覆(3)
19世紀末20世紀初,俄國躍為世界第五工業大國,同歐美國家大體同時進入帝國主義階段,但在政治經濟方面仍明顯落後於西方列強。俄國依然存在著沙皇專制制度,還是有名的民族監獄。經濟中,封建農奴制殘餘廣泛存在,科學技術和生產管理落後。沙俄只能算是一箇中等資本主義發展國家。按人口平均計算,俄國的煤鋼產量和機器製造業的產值都不及美國或德國的1/10。沙俄自知國力尚不足以同歐美列強平起平坐,便用加強軍事力量的辦法來維護自己的大國地位,爭奪更大的霸權。1860年它有正規軍隊86萬人,到1913年就擴充套件到230萬之眾。
1914年,俄國率先投入第一次世界大戰。但接下來的卻是前線的潰敗。俄國這隻雙頭鷹,對東西兩面都虎視眈眈。但在東方几年前已敗給日本,如今又在西部丟失了加里西亞、波蘭,以及白俄羅斯和波羅的海沿岸的部分地區。在後方,則是經濟崩潰,饑荒逼近。人民再也不能忍耐下去,於1917年發動二月革命,只用幾天的工夫就輕而易舉地推翻了統治俄國300多年的沙皇政權。
二月革命後的俄國成為民主國家。人們可以發表各種各樣的政見,提出各種振興國家的辦法。新成立的臨時政府也做了一些民主改革,但控制不了局勢,更無力解決人民迫切關心的和平、土地、麵包問題。政局動盪不安。政府企圖用戰事的勝利來維護自己的統治。1917年7月1日,下令俄軍發起進攻,結果冒險失敗。十幾天的戰鬥,俄軍損失6萬多人。人民在否定專制制度之後,很快就又對資產階級政府失去信任。國家日益陷入混亂之中。昔日的輝煌不再,大國地位岌岌可危,顯出泥足巨人的本相。
俄國在19世紀上半葉崛起為歐洲強國後,接連遭受三次重大戰敗,但這都沒有摧垮俄國,反而引發了改革,促進了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顯示了其對強國的頑強不屈的追求。從另一方面說,這一時期的改革和發展,雖為新的崛起提供了較好的基礎,可是俄國到底走什麼樣的強國之路依然無法確定。堅決維護俄國傳統的斯拉夫派和主張走西歐道路的西方派一直爭論不休。俄國在搖擺中前進,但擴張野心不斷膨脹,超出了實際國力,結果在同其他強國較量中屢戰屢敗。無論是沙皇政府還是資產階級臨時政府都無力扭轉這一令人沮喪的困局。舊的強國之路已日暮途窮,走不下去了。
txt小說上傳分享
四、再度崛起為世界超級大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