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遊戲競技 > 強國之鑑 > 第5部分

第5部分(第1/4 頁)

目錄
最新遊戲競技小說: 穿越戀歌:上官與夏侯【HP】布萊克家族莫名其妙的異世界冒險英雄聯盟之玩家對戰強勢文化手冊特種兵張霄回村搞大事,被女學霸懂不懂ADCarry的含金量穿越王者:聊天室裡的英雄傳奇四合院之剝奪一切暗區突圍之黑金指揮官當原神照進現實家養輔助投餵指南[電競]殺神快跑,你物件玩狙的在平行世界的她們很幸福四大名捕破案系列!穿海:海上建堡壘,戰四海八荒火影之星落塵世CS2:變妹後站上世界之巔LOL,開掛的我,針對就有用?邊緣機械師

酢T詰亂庵荊��險娌煒戳短�⒅圃觳角溝墓ひ樟鞽獺1說迷詡幕嗇�箍頻男派細橇艘桓鯰。�廈姘炎約旱窨壇贍窘常�鬧芑芬怨ぞ擼�廈婊箍套乓瘓浠埃骸拔沂且桓鮁笆ξ實賴難��薄�

透過出訪,彼得開闊了眼界,看到了俄國與西歐的差距,學到了各種新知識,明確了改造俄羅斯的思路和方向。同時,他招聘了眾多的工程師、技術工人和教授,共640人來俄國。其中,有水手長科尼利厄斯·克魯伊斯,後來當上了海軍上將;有工程師約翰·佩利,擔任開鑿運河的工程師;有教授安多里,到莫斯科創辦航海學校;還有23人到俄國後當上艦長,72人當上駕駛員,50人做醫生。

彼得回國後,大力擴充軍備,招募新兵,組建一支由外國軍官訓練的正規軍。1700年,彼得率4萬俄軍攻打瑞典,被瑞典國王卡爾十二世的1萬瑞軍打得狼狽敗退。

戰爭的失敗並沒有擊垮彼得的鬥志。他全力推行改革,準備與瑞典再戰。他加強自己的權力,確立了俄國君主專制制度。在各種章程中明確宣稱:“沙皇陛下是專制君主,作為基督教君主,他對自己的事務,無須向世界上任何人負責,他有力量和權力按照自己的意志和寬容治理自己的國家和土地”。彼得特別注重擴充套件軍事力量,實行徵兵制,軍隊人數最多時達到33萬人,使用著當時最先進的火槍和大炮。彼得開辦造船廠,建立俄國第一支艦隊——波羅的海艦隊,由此被稱為“俄國海軍之父”。彼得重視發展經濟,引進西歐先進技術,鼓勵開辦工場特別是冶金工場,並親自給烏拉爾地區的工礦企業撥去2�5萬農奴做勞工。到彼得去世時,全俄已有100多個工場。此外,還下令建立科學院,設數學、物理學和社會科學三個部,推進科研工作。彼得的改革,使俄國的軍事、經濟實力明顯增強。

最令人讚歎不已的是,彼得一世決定在新奪得的土地上建立未來的首都——聖彼得堡。1703年5月初,俄軍從瑞典手中奪取了涅瓦河沿岸的土地。27日(俄歷16日),彼得就下令在涅瓦河口的扎亞奇島修建聖彼得堡要塞,後來改稱為彼得—保羅要塞。彼得最初關注的是鞏固要塞,建立對瑞典作戰的堅固前沿陣地。以後逐步擴大建築面積,在幾十個島嶼上建立起房屋。1713年,彼得一世正式將聖彼得堡定為首都。他邀請法國人勒布隆來為聖彼得堡制定城市建設總規劃。還邀請義大利、德意志、瑞士等國的建築師來聖彼得堡主持修建各種不同於莫斯科風格的建築。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二、崛起為橫跨歐亞美三洲的大帝國(2)

聖彼得堡初建時,是一片沼澤草地,到處荒無人煙。彼得下令各地每年要為聖彼得堡建設工地提供4萬勞動力。勞工在非常艱苦的條件下幹活,經常要在齊腰深的水裡工作。每天從天亮幹到天黑,不得休息。彼得一世經常手裡拿著一根棍子到各個工地檢視。高興時,掄起斧頭和工人一起幹,還不時地炫耀自己的木匠活本領。稍不如意就罵個不停,把棍子掄到工人頭上。由於氣候惡劣,傳染病流行,幾年內就有近20萬人為修建聖彼得堡而喪命。

經過十幾年的艱苦努力,終於在荒野的河口興建起一座10萬人的大城市,一個新的、富有朝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聖彼得堡和莫斯科不同。它完全是彼得一世根據他執政的需要、改革的需要、對外戰爭的需要而建立起來的。聖彼得堡開啟了俄國通往歐洲的窗戶,成為推動俄國學習西歐的基地。馬克思說:“僅僅對波羅的海諸省的征服並沒有把彼得大帝的政策與其祖先的政策區別開來,都城的遷移才顯示出他征服波羅的海諸省的真正意義”。馬克思:《十八世紀外交史內幕》,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81頁。 彼得一世正是透過定都聖彼得堡來表達了他割斷舊的莫斯科傳統的決心,展示了他與西歐爭雄天下的抱負。

彼得一世用野蠻的方式推進了俄國的文明程序。他把所有的臣民都當做農奴,要求所有貴族都為國家服役,強迫士兵終生在軍隊中服役。他把一切阻礙改革的人除掉,就是自己的兒子阿列克謝也不放過,也要處死。

改革使俄國日益強大。1721年,俄國打敗瑞典,奪得波羅的海出海口,由一個內陸國變為瀕海國,開始躋身於歐洲強國之列。同年,參政院授予彼得一世以皇帝稱號,即彼得大帝。後來又在首都樹立起彼得大帝威武地騎在飛奔的馬背上的雕像,展示了他率領俄國前進的雄姿。普希金寫了一首名為《青銅騎士》的詩篇,藉助這座雕像頌揚了俄國人心目中的明主。

繼承彼得大

目錄
帶著遊戲闖異世往事不絕如縷家養小妖精常樂魯莽作者:骨谷安樂死拖延症的我嫁入豪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