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4/4 頁)
軍指戰員。歐安組織駐科索沃觀察團就此同阿族武裝進行談判,後者同意無條件釋放8名南塞官兵。在1999年伊始不到半個月的時間裡,阿族武裝就對塞族警察、軍隊及平民發起80餘次襲擊,造成10人死亡,5人受傷。
塞爾維亞內務部隊對“科解”的冬季攻勢進行反擊,對阿族武裝進行大規模清剿,於是震驚輿論的“拉察克事件”發生了。
據南塞方面報道,塞爾維亞警察到拉察克村搜捕殺害塞族警察的兇手,同阿族武裝發生激烈衝突,至少15名阿族武裝分子被打死。據南塞方面宣稱,塞方在採取行動前,曾通報歐安組織官員。後者還派了觀察員,乘美國外交牌照的汽車前往事發地點。當天晚上,“科解”釋出訊息有7人死亡。次日清晨,拉察克村又重新被“科解”佔領,阿族武裝人員陪同歐安組織觀察團記者來到離村莊不遠的山谷,發現了45具屍體,其中有婦女和兒童。南塞方面人士認為,現場是阿族武裝刻意製造的,說“科解”乘夜色返回村莊,為死去的“戰友”換上平民服裝,製造了屠殺無辜平民的現場。但是,西方外交人士及一些主流媒體則不相信貝爾格萊德官方的論斷。他們宣稱,塞爾維亞警察於15日晨包圍了拉察克村,同“科索沃解放軍”交火,打死了幾名“科軍”武裝人員,然後進入村莊搜查。他們發現了藏在地窖中的一群人,其中有婦女和兒童,將他們趕出村莊,在離村不遠的山谷中將他們屠殺。
16日,歐安組織科索沃觀察團團長沃克爾召集了一些西方記者前往拉察克察看,他當即發表宣告,宣稱塞族警察打死的是阿族“無辜平民”,表示“為這一殘忍的屠殺行為而感到無比震驚”。西方輿論隨之大譁,紛紛譴責塞族警察對阿族平民進行“大屠殺”,實行“種族清洗”。第二天,塞爾維亞總統米魯蒂諾維奇發表宣告,指責沃克爾“散佈謊言”。塞方解釋說,塞族軍警在搜捕殺害塞族警察的兇手時,同阿族武裝發生了激烈戰鬥,迂迴轉戰到山谷地區,打死一些阿族武裝分子,其中沒有平民。
沃克爾的宣告在西方引起軒然大波,而對塞爾維亞當局的辯解卻充耳不聞。這使南聯盟當局對沃克爾十分惱怒,宣稱他在沒有經過法醫和警察驗證的情況下匆忙下結論,指責他“既是法官又充當陪審團的角色”,要求歐安組織撤換駐科索沃觀察團團長,並宣佈他在48小時之內離開南聯盟。
1月19日,北約歐洲盟軍司令克拉克將軍匆忙飛抵貝爾格萊德,會見米洛舍維奇,帶來了北約理事會“決定性的口信”。克拉克將軍把他帶來的南塞軍警的罪證——四張關於“拉察克慘案”的血淋淋的照片甩到桌子上,要米洛舍維奇不要辯解,這就是南塞軍警屠殺無辜平民的鐵證。他帶來北約的口信是:南聯盟必須撤回“超量部署的武裝警察部隊”,從而創造條件使歐安組織公正獨立的調查得以進行。克拉克口語強硬,以帶威脅的口吻說:“南斯拉夫必須執行國際組織新的決定性標準(指南聯盟在科索沃部署武裝軍警的數量)。”米洛舍維奇不買克拉克將軍的賬,他強調,南聯盟將繼續奉行政治解決科索沃問題的主張,但同危害科索沃各族人民的恐怖主義進行鬥爭是南聯盟的合法權利。米洛舍維奇聲稱,“拉察克事件”是一出有意策劃的鬧劇,他還指稱克拉克將軍是戰爭販子。
次日,米洛舍維奇在會見俄羅斯第一副外長阿夫傑耶夫時強調指出,歐安組織觀察團執行任務時應以南聯盟政府同歐安組織達成的協議為基礎,必須採取不偏不倚的公正立場。
此時,美國和西方政府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